第787章 周人,原郑人

周王室没有人尝试刺杀楼令可以是惜命,骂都没有一人跳出来骂就有点不对劲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怎么就不对劲了呢?历朝历代即便是到了王朝末期,再少也会出现一些忠人义士,大事可能干不动,站出来骂几句总是有那一张嘴。偏偏周王室这边连站出来骂几句的人都没有。

没有人刺杀。

没有人谩骂。

倒是有不少跟楼氏做生意的人。

“秦国灭周室的时候,有遭遇到顽强抵抗吗?”楼令是真的不知道这个。

答案是,秦国灭周室的时候连抵抗都没有遭遇到,何来的顽强什么的。

只是,那是距离楼令之后的将近三百年,当时的周室宛如风烛残年的老人,不止是实力完全尽丧,颜面什么的更是在一次次受辱中丢了个干净。

春秋时期的周王室不能说完全没有实力,他们还有一支守卫“洛邑”的三千常备军,进行征召也能够武装起两三万部队,情况跟三百年之后需要借贷来雇佣和武装国人作战相比,怎么看都要好上太多太多。

话又说回来,哪怕周王室真的进行征召,拉出两三万的部队上战场,极有可能刚接战就会立刻崩溃了。

简单就是周王室太久没有参与过实际作战,不止是国家高层废了,连带国人阶层也早就疏于武事。

过去周王室参与晋国的征战,他们在任何场合都是充当拉拉队的气氛组,也就是一次实际下场与敌军的交锋都没有过。

常年没有实战只是一方面,跟周王室的公卿带头干事业也有极大的关系,举国上下有条件的人在数十年间都朝着做买卖狂奔,武备方面肯定就要一泻千里了。

不是说所有干买卖的人都不适合上战场作战,可要论起来就是干买卖的人有着更多小聪明和更滑头,上了战场很难去拼命。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这种样子。

周王室的公卿没有出面,可是他们却派人向楼氏兜售起了商品,状况显得一点都不神奇,原因是以往便如这般。

出了周王室的地界,楼令这一支队伍进入了己方的势力范围。

当地是晋国新扩张的疆域,更是楼氏新的势力范围。

楼武率众在“索氏”进行迎接,一同到场迎接的人包括了侯晋等等原来郑国的那一批贵族。

“父亲。”

“家主!”

称呼父亲的人当然是楼武这个儿子。

侯晋等人则是称呼楼令家主。他们这不止是拿自己当楼氏的附庸看待,仅从称呼判断就是想要彻底捆绑。

那个时候,楼令情不自禁地皱眉,只是很快脸色恢复正常。

成为某个家族的附庸,不等于说完全失去自主性。

只有完全失去自主性的家族,他们被吞并之后才需要用家主来进行称呼。

问题就在于侯晋等人并未被楼氏完全吞并,他们保留着很大的自主权,应该用官职或爵位来称呼才对。

楼令只是看了一眼楼武,随后迎向侯晋等人,态度和煦地询问起了他们有什么困难。

在这个时候,要是有人真的对楼令抱怨才是真傻,一个个赞美起了晋国的美好,以及楼武管理郑地南部多么合格。

他们站在路旁寒暄,部队可没有停下来,一队队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不断走过。

行军状态的楼氏私军并非全副武装,只是队列看上去很整齐,沉默着迈步行军。

不知道有没有提过?

军队真不是时时刻刻保持全副武装的状态,外围和队列中肯定是有全副武装的部队在戒备,大多数部队则是手里连武器都没有。

那是行军本来就耗费体力,披甲或手持武器行军,真要是碰到了敌军,真打起来坚持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