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试试举一举?”郤至可是知道楼令身怀神力来着。
楼令是有那样的冲动。
其实,能不能举起一个物品,不止是要考虑到物品多重,还要将物品的形状考虑进去。
鼎的形状并不难举起,只需要考虑它的重量即可。
楼令有信心举起最重的冀州鼎,也有冲动来试一试,很努力才压下那种内心里狂涌的冲动。
有着大好人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有目标没有实现。
尽管楼令有着绝对的信心举起冀州鼎,可是总要相信一些冥冥之中的东西,能够不冒险最好是避免。
秦武王为什么要举鼎?有周王室公卿激怒的原因,更多是秦武王想证明自己可以一力担起天下重任。
而秦武王肯尝试,一定是他有信心将其中的一座鼎举起来。
道理不复杂啊?人不会想要去举起一座山,愿意尝试多少是心里有把握。
然后,秦武王把事情办砸,也把自己搞死,进而让后面的秦国君臣十数年之内不再尝试东出。
如果楼令将冀州鼎举起来,他举的可不止是鼎,一定会被人附上某些神奇的色彩,遭到更多的人忌惮。
这不,郤至提议楼令试一试举鼎,其他卿大夫立刻用意味不明的眼神对楼令进行注视。
“日后可以让君上来试一试抬起百来斤重的鼎。”楼令压下又在狂冒的冲动,讲了这个提议。
那可不是楼令在算计晋君周啊。
要是晋君周有能力举起其中的一座鼎,他真干出举鼎的事情并且成功,可以在很多政治层面做文章,宣传自己是天命所归未尝不可。
其他有能力举起其中一座九鼎的人?他们能不能举起鼎来不是关键,关键是能不能去举鼎,举鼎之后可以活多久。
同样的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来干,承担的后果本来就是不同的。
郤至倒不是要对楼令有什么算计,单纯就是想要看楼令能不能举起来。
等郤至发现其他卿大夫脸色不对,一点藏着掖着的想法都欠俸,直接问道:“你们那种眼神,是要搞事啊?”
士鲂立刻回避与郤至的对视。
智罃和邯郸旃笑得更加人畜无害。
他们这些人很难真正做到精诚一致,维持合作关系简单是出于共同的需要。
这么说吧?要是有机会坑谁一把,有得是卿大夫不会错过。
所有卿大夫都是那样,谁都不会是例外。只是他们会区分对象,摆明就是刎颈之交的人,不敢轻易地互相下手。
什么是刎颈之交?简单说就是福祸相依,谁死了之后,有得是人会让剩下的那一位或多位一块入土。
楼令从不认为可以真正压制住谁,哪怕他们都在内外有着较高的威望,一旦某种大势形成之后,压根无法抗衡集体意志。
“九鼎是留在原地,还是……”楼令思前想后,决定询问众人的意见。
曾经的楚庄王为什么要对王孙满问九鼎的轻重?
其实就是楚庄王用那样的方式,表达对周王室的取代野心。
那就足以说明一点,九鼎的得失确实是象征着很重要的政治意义!
楚庄王不过是代表楚国问一问,他连亲自看一眼九鼎都无法做到。
现在,楼令等晋国的卿大夫不止看到了九鼎,他们还能够上手摸,只要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一声令下就能够将九鼎转移走。
这么重要的事情,放给自我的郤至都没敢轻易给出建议,遑论是其他人了。
士鲂给出自己的看法,说道:“派人问一问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