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激战!!!

春秋并没有刀这个字,原先也没有刀这种武器。

楼令设计了刀,列装到了自家的私军。

来自楼氏的私军已经有成规模的刀盾兵,他们上阵之后的表现很亮眼,列国总要了解是个什么兵种,从而了解到了“刀”这种武器。

薳启强倒是不知道只有持刀的晋军才是来自楼氏。

实际上,当前没有标出名号的旗帜,想要辨认哪一支军队出自哪个家族有些困难,一般是看大纛或指挥官是谁来进行辨认。

邓廖说道:“便是持刀的人先行登城,我们占据了绝对的数量优势,还是被推下城墙!”

晋军是强行军四十里而来,先行抵达的晋军肯定是身体素质最优,他们也是奔着立下旷世之功而来。身体素质和心态在支撑着,表现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留在“郢”的楚军可能不是最差的那一批,只是兵员素质上不会太高,要不然也不会被留下来。

最优碰上了一般般,哪怕奔袭而来的晋军在体力上消耗很大,一样让楚军难以抵挡。

“我们恐怕挡不住!”邓廖本来信心满满要守住城墙,结果被打了下来,亲自见证了来袭晋军的能打。

薳启强听得一愣,下意识看向正在激战的区域,看到己方士兵不断后退,咬牙说道:“要是没有将晋军消灭,我们无法夺回城墙,一切就都完了!”

邓廖能不知道怎么回事吗?他们又不是没有拼命,要命的就是打不过啊!

“他们要夺取城门,我亲自率队过去拦截!”薳启强跟邓廖的区别是公族,还是作为公孙,不可能轻易放弃。

晋军的目标太过明确,直接就是奔着城门而去。

由于晋军的意图太过明显,哪可能不让楚国贵族调集更多的士兵进行拦截?

薳启强亲自率队过来,领头冲向试图朝城门洞的晋军杀去。

有了他们这一批生力军,原本在跟晋军交战的楚军,斗志好像重新回到身上,凭空恢复了一部分体力。

双方沿着内城墙的一角持续交锋,晋军想要逼向城门必须歼灭或击溃眼前的楚军;而楚军为了阻止晋军向城门接近,他们必须誓死不退。

无论怎么说,楚军总是占着防御方的优势,他们前方的人在拦截晋军,后方的人则是赶紧搬东西试图堵死城门洞。

发现楚军在试图堵住城门洞的晋国贵族,哪敢真的让楚军的图谋成功,只能是让麾下的人玩命了。

“这样不行啊!每前进一步都是血的代价,我们人数并不占优势,继续硬拼等死光了都无法打开城门。”楼乞找到了郤乞。

这位郤乞是郤至的堂弟,只不过岁数要比郤至年轻很多,今年四十四岁。

“那你说怎么办吧。”郤乞当然知道这样不行。

楼乞说道:“你给我一百人。我带他们突入城区,绕路到楚军后方实施干扰。”

入城的晋军大约是七百,周边的楚军绝对超过一千。

由于多数晋军是空手从绳索攀爬登城的关系,他们虽然捡了战场上无主的武器,但是七百多人之中有武器的人却是不超过四百。

没有武器的晋军,他们倒不是完全人畜无害,只是跟楚军交锋一定更吃亏,多数是躲在有武器的袍泽后方,要么是等袍泽战死或受伤捡起武器,不然就是等着捡楚军掉落的武器。

郤乞分辨出确实难以朝城门推进,并且楚军的数量每时每刻都在增加,一咬牙说道:“按你说的办!”

正在交锋的现场,不可能说慢悠悠挑人,楼乞先吼嗓子让还活着的楼氏之人靠拢,目测一下人数再让就近的数十郤氏之人跟自己走。

战前,楼氏一共二百二十人,打了快两刻钟之后,活着的人凑不到一百了吗?

楼令交给郤至的人手,肯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士兵,要说是类似现代的特种兵也不至于,懂得多和技能多则是一定的事情。

作为先登,又是全程参与交战,楼氏的人损失了八十余人,其中战死了三十七人,讲实话就是损失惨重。

每一个人的命都是命,可是军队里面更讲究价值,尤其是爆发战争之后。

这么说吧?这一批来自楼氏的人,一个的价值就能够顶得上近十名普通的晋军。

只不过,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小主,

即便是这一批楼氏的人,包括楼令的儿子楼乞全折在城池攻防战之中,只要晋军能够将城池攻克,他们无疑就是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越来越多的晋军入城,大王对抽调宫城守军过来,到底是什么意见?”邓廖浑身浴血,只是都是晋军的血。

“大王已经同意,只是……”薳启强苦笑了几声,才说道:“先前不是有一帮公卿入宫了吗?他们正在问责大王,并且要求大王立刻从其它城门撤离。”

之前忘了介绍,这位薳启强乃是公子罢的嫡长子,薳氏是楚国的强族之一。

楚国构成跟多数国家没有区别,只是公族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尤其是斗氏在内乱中差点覆灭之后。

光看楚国发生内乱的频率,立刻能够知道历代楚君很难压得住强势的公族,结合薳启强刚才说的话,无非就是有一批公族封君在都城遭到攻击的时候跑去逼宫了。

能够将晋军赶出去,可能无法保证城池不陷落,起码这一次不会陷落,可以让楚国君臣组织更多的人加入反抗。

楚君招明白那个道理,听到建议一点犹豫都没有,当即同意调守卫宫城的部队立刻参战了。

当时不是有楚国的封君在场吗?

他们入宫劝楚君招先转移,有的是真心怕楚君招被俘虏,好意才来劝楚君招转移,大不了等主力返回再夺回都城;更多则是眼见晋军来势汹汹,料定城池一定会陷落,自己逃命会陷入不忠不义的境地,想着逼楚君招一块逃,最大的黑锅让楚君招来背。

一大帮封君堵着闹,搞得楚君招明明下达指示,宫城的部队却不敢走了。

宫城的部队是“左右广”的残部,他们历来是楚国之君的心腹组成。

楚国可不是没有发生过弑君的事件,楚君被逼退位更是寻常。

楚君招的上位符合程序,并不是趁机夺位的君主,可是他登位之后没有成功扭转楚国的颓势,威望方面肯定是会比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