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亩的土地上,一排排树苗昂首挺立,迎着风舒展着嫩绿的枝叶。
青年们站在田埂上,望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再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不仅是他们用汗水和热血迈出的让荒滩变绿洲的第一步,更是一代青年用青春书写的奋斗篇章,永远值得铭记。
此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孤岛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荒滩逐渐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成为了国家级湿地公园的一部分,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当年团员青年挥汗造林的荒滩,到如今亚洲地区面积最大、树龄最长的平原人工刺槐林,这片土地的蜕变,离不开军地双方多年的共同深耕。
军队的严谨规划与地方的积极响应形成强大合力,官兵与群众携手并肩,在盐碱地上一遍遍改良土壤、选育树苗,攻克了苗木成活率低、风沙侵蚀等诸多难题。
他们用铁锹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幼苗,历经数十载春秋,让原本稀疏的树苗长成了茂密的林海。
如今站在林间,抬头可见层层叠叠的槐树枝叶遮蔽天空,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军地同心造林的动人故事。
这片刺槐林不仅是生态屏障,更成为了黄河三角洲上一道标志性的绿色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过往与如今。
更令人惊喜的是,景区地下还蕴藏着珍贵的温泉资源,这份大自然的馈赠为这里增添了独特的养生魅力。
经专业检测,这里的温泉属高热氯化钠浴疗矿泉,水温常年稳定在适宜泡浴的区间,泉水中富含的氯化钠成分,对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皮肤状态有着显着功效。
更难得的是,它还兼具溴矿水、偏硼酸矿水、偏硅酸矿水的特质 —— 溴元素能舒缓神经、改善睡眠,偏硼酸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偏硅酸则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每到秋冬季节,温泉区便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人们泡在温热的泉水中,感受着矿物质透过肌肤渗入体内的舒适,耳边是林间的鸟鸣与微风,疲惫与压力瞬间消散。
这里的温泉池形态各异,既有适合全家共浴的亲子池,也有追求私密体验的独栋汤屋,周边点缀着绿植与假山,让泡汤成为一场与自然相融的养生之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依托孤岛、仙河两个省级旅游强镇的优势,景区进一步整合资源,全力打造黄河三角洲上的旅游胜地。
两个强镇不仅为景区提供了完善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更将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美食融入旅游体验中。
在镇上的餐馆里,能品尝到黄河口大闸蟹、孤岛鲜鱼汤等特色美味;在集市上,可选购到手工编织、盐碱地特产等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