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盟通讯网络成功适应新兴业务需求,联盟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林翀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提出:“我们的通讯网络如今已经较为完善,能够支持多种复杂业务。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宇宙如此广阔,我们要探索拓展到新的领域,与更多未知文明建立联系,这对我们的通讯网络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大家有什么想法?”
一位长期研究宇宙文明分布的专家皱着眉头说:“要与未知文明建立联系可不容易。不同文明的通讯频段、信号格式甚至通讯协议可能都大相径庭,我们连从何入手都不清楚。”
“没错,这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但数学是我们的明灯,或许能帮我们找到线索。”一位数学家若有所思地回应。
“从数学角度怎么入手呢?”有人好奇地问。
“我们可以先假设不同文明的通讯系统存在某种潜在的数学规律。比如,虽然通讯频段可能不同,但频率之间也许存在某种数学关系;信号格式可能各异,但编码方式或许能用数学模型统一描述。”数学家解释道。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能说得具体点吗?”另一位参会者追问。
“比如说,我们可以运用频谱分析的数学方法,对已知宇宙区域内各种自然信号以及我们现有的通讯信号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等手段,将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成分,观察频率分布的特征。也许能从中发现一些普遍规律,以此推测未知文明可能使用的通讯频段范围。”数学家进一步阐述。
“那信号格式和通讯协议方面呢?”又有人发问。
“对于信号格式,我们可以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任何信号传输本质上都是在传递信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信息的熵、冗余度等数学概念,建立一个通用的信号格式模型。这样即使面对未知文明完全不同的信号格式,也能尝试从这个模型去理解和解析。至于通讯协议,我们可以运用形式化方法,将其看作是一种逻辑规则的集合,通过数学逻辑推理,分析不同协议可能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数学家详细说明。
大家听后,都觉得有了一些方向,于是迅速展开行动。数学家们联合科研团队,对大量的信号数据进行频谱分析。
“你们看,经过对海量信号的频谱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些特定频率区间内,信号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这些频率之间似乎存在着简单的整数比关系。这会不会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频率选择倾向呢?”一位数学家兴奋地指着分析结果说道。
“很有可能!也许未知文明也遵循类似的规律来选择通讯频段。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扩大对这些频段的监测范围,增加发现未知文明通讯信号的几率。”另一位数学家回应道。
与此同时,关于信号格式和通讯协议的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按照信息论的思路,我们构建了这个通用信号格式模型。通过对已知文明信号格式的验证,发现它确实能够描述信号中的信息结构和冗余情况。接下来就看能不能用它来解析未知文明的信号了。”负责信号格式研究的团队汇报进展。
“在通讯协议方面,我们运用形式化方法,梳理出了几种常见的协议逻辑结构。虽然还不确定未知文明的协议会是什么样,但这为我们理解和分析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通讯协议研究团队也传来消息。
然而,就在大家满怀期待地通过扩大频段监测来寻找未知文明信号时,问题出现了。
“林翀,我们按照推测的频段范围进行监测,收到了大量复杂的信号,但经过分析,大部分都是宇宙中的自然干扰信号,真正有可能来自未知文明的信号少之又少,而且即便有疑似信号,也难以确定,更别说解析了。”监测团队苦恼地汇报。
林翀思考片刻后说:“看来我们还需要更精准的筛选和分析方法。数学家们,能不能从数学上找到一种办法,区分自然干扰信号和可能的文明通讯信号?”
一位擅长模式识别的数学家站出来说:“我们可以运用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结合信号的各种数学特征,训练一个分类模型。比如,自然干扰信号和文明通讯信号在频率稳定性、信号强度变化规律、频谱复杂度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我们把这些特征量化为数学参数,作为分类模型的输入,让模型学习如何区分这两类信号。”
于是,数学家们收集了大量自然干扰信号和已知文明通讯信号的数据,提取各种数学特征,运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分类算法,开始训练分类模型。
“经过多次试验和优化,这个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虽然还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区分,但已经能大大缩小我们的筛选范围了。”负责模型训练的数学家说道。
监测团队运用这个分类模型对监测到的信号进行筛选,果然找到了一些更有可能来自未知文明的信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信号很奇怪,按照我们现有的通用信号格式模型,解析起来非常困难。感觉它们的编码方式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解析团队对着新发现的信号发愁。
“看来我们的模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也许未知文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编码方式,我们得从数学原理上重新审视。”一位数学家说道。
“我们可以尝试从数论中的同余理论出发。同余理论在编码中有很多应用,说不定未知文明基于同余关系设计了一种独特的编码方式。我们以此为基础,构建一个新的编码解析模型。”另一位对数论有深入研究的数学家提议。
于是,数学家们又投入到构建新编码解析模型的工作中。他们深入研究同余理论,结合新发现信号的特点,通过复杂的数学推导和模拟,逐步构建起新的模型。
“大家看,这个基于同余理论的编码解析模型初步完成了。通过模拟测试,对于一些类似结构的信号,已经能够实现初步解析。我们把新发现的疑似未知文明信号代入模型试试。”数学家充满期待地说道。
当把信号代入模型后,经过一番计算和分析,模型果然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虽然还不能完全解析这些信号,但已经能识别出一些基本的信息片段,这是一个重大突破!”解析团队兴奋地喊道。
随着对疑似未知文明信号解析工作的推进,联盟又面临一个新问题。如果真的与未知文明建立联系,如何确保通讯的安全和稳定?不同文明之间的技术水平、安全理念可能差异巨大,现有的联盟通讯网络安全机制是否适用?
“林翀,与未知文明通讯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们现有的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是基于联盟内部的情况设计的,面对未知文明,可能存在很大风险。”负责网络安全的人员忧心忡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