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悟性

铜镜约 金钩钓金鲤 5255 字 2个月前

轮回塔第三层的穹顶,悬浮着数不清的法则星辰。它们不像寻常星辰那般散发恒定的光,而是忽明忽暗,时而碰撞融合,时而碎裂成更小的星屑,每一次变化都牵扯着空间的震颤——这里是法则的本源之地,混沌初开时的秩序便凝结在这些星辰之中。

秦风仰头望去,目光落在最东侧一团呈六角形的淡蓝色星辰上。那星辰边缘总萦绕着几缕若有若无的光带,光带尽头隐现着与星辰本体一模一样的虚影,仿佛无数个“它”在同时存在,却又隔着看不见的屏障。

“这不是……”他眉头微蹙,识海中忽然翻涌出一段被尘封的记忆——大学图书馆里,摊开的《量子物理导论》上,关于“平行宇宙”的示意图正与眼前的景象重叠。那时教授在讲台上说:“每一个选择,每一次粒子的随机运动,都可能衍生出一个平行空间,它们共享时间线,却永不相交……”

话音在记忆里消散的刹那,秦风的目光骤然锐利如刀。他盯着那团六角星辰,又扫过周围其他星辰:有的星辰虚影与本体反向旋转,那是时间流速不同的佐证;有的虚影忽明忽暗,似有若无,恰如轮回中“存在与消亡”的临界态;还有的一半炽烈如阳,一半幽暗如阴,虚影却正好阴阳颠倒……

“原来如此!”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平行空间的本质,是法则的‘可能性’!空间、时间、轮回、阴阳,本就是构成‘可能性’的基石!”

这个念头如惊雷劈入识海,原本沉寂的青铜轮回宝镜忽然震颤起来。镜面泛起涟漪,映出的不再是他的倒影,而是无数个“秦风”:有的身着古装在练剑,有的穿着现代卫衣在实验室记录数据,有的甚至化作一道流光穿梭在星云之间……这些“他”的动作、境遇各不相同,却在某个瞬间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触碰法则星辰。

“宝镜能穿越,不是因为它能撕裂壁垒,而是它能捕捉‘可能性’!”秦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指尖在空中快速勾勒,将现代理论与法则本质一点点拼接,“就像那本物理书上说的,粒子在观测前处于叠加态——空间的叠加态,就是平行世界;时间的叠加态,就是过去与未来的交织;轮回的叠加态,是因果线的不同分支;阴阳的叠加态,是事物的正反两面……”

他的悟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天生就能在看似无关的事物间找到纽带。现代科学的“理论模型”与修真世界的“法则本质”,在他识海中不再对立,反而像钥匙与锁孔般严丝合缝。

青铜宝镜的震颤愈发剧烈,镜面上浮现出细密的纹路,竟与第三层穹顶的法则星辰轨迹完全吻合。当秦风将内息注入宝镜时,镜面突然亮起一道光柱,直直射向那团六角形星辰。

光柱穿过星辰本体,落在它的虚影上。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虚影竟与本体产生了共鸣,两者之间的空间泛起涟漪,隐约出现了一道稳定的通道。通道另一端,传来陌生的风声与草木气息,那是另一个空间的味道。

“空间的‘可能性’被激活了。”秦风深吸一口气,目光转向宝镜里某个身着战甲的“自己”——那个“他”正站在一片焦土上,周围是破碎的轮回塔残骸,显然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这是轮回的‘可能性’——不同的选择,导向不同的结局。”

他再将时间法则注入宝镜,镜中景象开始快进:焦土上的“他”逐渐老去,而另一个世界里穿着卫衣的“他”正在庆祝某项实验成功。当时间流速放缓至极致,两个“他”的动作竟出现了瞬间的同步,仿佛跨越了时间的壁垒。

“时间不是单向的河流,而是无数‘现在’的叠加。宝镜能找到不同时间点上的‘同步瞬间’,以此定位穿越的节点。”

最后,他引动阴阳二气。宝镜的光芒瞬间分为黑白两色,黑色部分映出的“他”都走向了消亡,白色部分则尽是新生与圆满。当黑白二气交融,镜面中央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那是所有“可能性”的原点,也是穿越的终极坐标。

此刻的秦风,眼中再无迷茫。他看着青铜宝镜,就像看着一本写满答案的书。那些曾让他困惑的“穿越”之谜,在现代理论与法则本质的碰撞下彻底解开:宝镜的力量,源于对“可能性”的掌控——它能在空间的叠加态中找到通道,在时间的同步瞬间锁定节点,在轮回的因果分支里选择方向,在阴阳的正反两面中平衡能量。

而他自己,之所以能领悟这一切,正是因为那份跨越两个世界的知识储备,与他对法则的超凡悟性。当现代科学的逻辑框架,遇上修真世界的法则具象,便如星火撞上干柴,燃起了照亮本源的烈焰。

秦风抬手轻抚宝镜,镜面的震颤渐渐平息,却在他掌心留下一道温暖的印记。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面青铜宝镜不再是神秘的信物,而是他掌控四大法则、穿梭万千“可能性”的钥匙。

小主,

第三层的法则星辰依旧在运转,只是在秦风眼中,它们的每一次闪烁、每一次碰撞,都清晰地诉说着“可能”二字。而他,已然成为了玩转“可能”的执棋者。

轮回塔第三层的罡风带着法则碎片的锐芒,刮在秦风脸上生疼。他望着掌心那道青铜宝镜留下的印记,指尖微动,想再试一次空间跳跃,可内息刚触及空间节点,周围的光纹便骤然紊乱——方才在识海中清晰无比的节点,此刻竟像泥鳅般滑不溜手,好不容易锁定的“缝”,撕开时却偏了丈许,指尖撞上坚硬的石壁,震得指骨发麻。

“还是太急了。”秦风甩了甩发麻的手指,目光落在不远处悬浮的法则星辰上。那团代表空间法则的淡蓝星辰正分出三道虚影,虚影间的轨迹看似杂乱,实则藏着精准的韵律。他深吸一口气,盘膝坐下,将现代物理学中的“维度折叠”理论与法则星辰的轨迹对照,试图找到发力的诀窍。

这一次,他不再急于撕裂空间,而是学着模仿星辰虚影的频率,让内息在经脉中做着螺旋状的流转。起初,内息总在即将触达节点时溃散,就像试图用流沙堆砌城堡。可当他想起时间法则中“张弛有度”的感悟,刻意放缓内息的流速,让其如涓涓细流般渗透进空间缝隙时,指尖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涩感”——那是触碰到空间壁垒的信号。

“成了!”秦风心中一喜,正想加力,却见周围的景象猛地扭曲,他竟被一股反作用力弹飞出去,撞在石壁上才稳住身形。抬头时,发现自己不过移动了三尺距离,而原本想抵达的星辰下方,竟残留着一道扭曲的空间裂痕,久久未能平复。

“看来空间与时间的配合还不够默契。”他抹了把嘴角的血迹,眼神却愈发坚定。起身时,引动时间法则,让周身的流速放缓三成,再试空间跳跃。这一次,他清晰地“看”到了空间缝隙开合的瞬间,内息注入的时机分毫不差,身影一晃,已稳稳站在星辰下方。

可这仅仅是开始。当他尝试用轮回法则推演空间跳跃可能出现的变数时,识海中竟浮现出数十种失败的景象:有的因空间通道突然崩塌而被绞成碎片,有的因误入时间乱流而瞬间衰老,还有的因阴阳失衡而被法则之力反噬……这些景象虽只是推演,却真实得让他脊背发凉。

“原来熟练运用,不只是精准,更要懂得规避风险。”秦风沉下心,将四大法则拆解重组:用空间法则构建通道,用时间法则稳定流速,用阴阳法则平衡通道内的能量,用轮回法则推演潜在的危机。每一次尝试,他都像在走钢丝,既要让法则之力相互配合,又不能让它们因冲突而失控。

有一次,他试图进行百丈距离的空间跳跃,却因阴阳二气注入不均,通道内突然爆发出冰火交织的能量风暴。危急关头,他果断引动轮回法则,将自身状态回溯到跳跃前的瞬间,才险之又险地避开风暴,可全身经脉已被震得隐隐作痛。

就这样,在一次次失败与修正中,秦风对法则的运用日渐纯熟。他能在瞬息间完成三次短距离空间跳跃,留下重重残影;能操控时间流速,让对手的攻击在他眼中变得如慢动作般迟缓;能引动阴阳二气,在身前布下既能抵御罡风、又能消融能量的屏障;甚至能借助轮回法则,在重伤时回溯片刻,修复受损的躯体。

更重要的是,他渐渐摸到了四大法则联动的诀窍。当他同时运转四法时,周身会浮现出一层由光纹交织而成的茧,茧内空间自成一体,时间流速与外界截然不同,阴阳二气循环往复,仿佛一个微缩的轮回世界。置身其中,他既能借助空间跳跃神出鬼没,又能以时间法则掌控战局,更能靠轮回法则弥补失误,阴阳法则则像无形的铠甲,让他在法则碰撞中稳如磐石。

这日,秦风正站在第三层中央,尝试用空间法则将十丈外的一颗法则星屑“拉”到面前。他指尖划动,空间在星屑与他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斜坡”,星屑顺着斜坡缓缓滚动,中途却因时间流速的细微偏差而偏离轨迹。秦风眼神一凝,瞬间调整阴阳二气的比例,让空间斜坡的角度微微变化,同时用轮回法则修正了时间流速的误差。星屑顿了顿,重新回到轨迹上,最终稳稳落在他掌心。

“终于能做到随心掌控了。”他握紧星屑,感受着其中纯粹的法则之力,心中涌起一股踏实的喜悦。就在这时,第三层通往第四层的石门忽然发出沉闷的轰鸣,门上原本黯淡的符文次第亮起,组成一道由四大法则符号交织而成的光门——那是只有熟练掌握前四层所需法则的人,才能开启的通道。

秦风抬头望向光门,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知道,通过第三层的试炼,不仅意味着实力的飞跃,更意味着离回到现代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深吸一口气,他迈步走向光门,身影没入光芒的刹那,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接下来的第四层,无论有什么挑战,他都已做好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