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渊!景渊!”林夏大喊着,伸出手想要抓住他,却什么也抓不到。
她猛地从梦中惊醒,额头布满了冷汗,心脏还在剧烈地跳动。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缝照进来,落在房间的地板上,显得格外冷清。她摸了摸眼角,满是泪水。刚才的梦如此真实,萧景渊的声音、他的眼神、他的温度,都仿佛还在眼前。
她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充满了失落和思念。萧景渊在梦里说,让她好好生活,不要去找他。可她怎么能放下他呢?她真的很想知道,他到底怎么样了,大乾王朝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她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她知道自己再也睡不着了,便拿起那枚银色发簪,坐在书桌前,借着月光仔细端详。发簪上的海棠花纹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精致,她轻轻抚摸着花纹,仿佛又感受到了萧景渊当年为她插发簪时的温柔。
突然,她发现发簪的尾部有一个小小的凹槽,凹槽里似乎刻着什么东西。她连忙找来放大镜,对着凹槽仔细查看。原来,凹槽里刻着两个细小的字——“景渊”。
看到这两个字,林夏的心脏猛地一跳,眼泪瞬间又流了下来。这枚发簪果然和萧景渊有关!“景渊”是萧景渊的名字,他竟然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发簪上。这枚发簪,到底是怎么来到当代的?是萧景渊送过来的吗?他是不是知道她会回到当代,所以特意留下这枚发簪,作为他们之间的念想?
无数个疑问在林夏的脑海里盘旋,她更加坚定了要弄清楚这一切的决心。她相信,只要她坚持不懈地寻找,总有一天,她会找到关于大乾王朝和萧景渊的真相。
自从发现发簪尾部刻着“景渊”二字后,林夏更加留意身边与大乾王朝有关的事物。她几乎每天都会去镇上的各个角落逛一逛,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这天,林夏像往常一样在镇上的老街上散步。老街两旁都是一些老旧的店铺,有卖古董的、有卖字画的、还有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她走到一家名为“古月轩”的古董店前,停下了脚步。这家古董店她以前也路过过几次,但从未进去过。可今天,她莫名觉得这家店或许会有她想要找的东西。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进了古董店。店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古董字画、陶瓷器皿、玉石珠宝等。店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柜台后悠闲地品茶。
“姑娘,随便看看吧。”老人看到林夏进来,笑着说道。
林夏点了点头,开始在店里仔细地逛了起来。她的目光在各种古董上一一扫过,希望能找到与大乾王朝有关的物品。突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个放在角落里的青铜小鼎上。
这个青铜小鼎的造型古朴典雅,鼎身上雕刻着一些奇怪的纹路,看起来很像她在大乾王朝太庙见过的祭祀用鼎。她连忙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拿起青铜小鼎,仔细观察起来。
在青铜小鼎的底部,她发现了一行模糊的铭文。她眯起眼睛,努力辨认着铭文中的字。虽然铭文大多已经模糊不清,但她还是认出了其中两个字——“大乾”。
“老板,这个青铜小鼎是哪个朝代的啊?”林夏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向店主问道。
店主放下手中的茶杯,走了过来,看了看青铜小鼎,说道:“这个青铜小鼎啊,是我前些年从一个老农户手里收来的。据那个老农户说,这是他在自家地里挖出来的。至于朝代嘛,我也说不好,看样式和铭文,像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朝代,但史书上好像没有相关的记载。”
“那您知道这鼎身上的纹路和底部的铭文是什么意思吗?”林夏又问道。
店主摇了摇头:“我研究了好几年,也没弄明白。这纹路看起来像是某种图腾,铭文也很奇特,和我知道的任何一个朝代的文字都不太一样。姑娘,你对这个青铜小鼎感兴趣?”
林夏点了点头:“嗯,我觉得这个小鼎很特别。老板,这个小鼎多少钱?我想买下来。”
店主想了想,说道:“既然姑娘喜欢,那就给五百块吧。这个小鼎虽然看起来古老,但因为不知道具体的朝代和价值,也卖不了太高的价钱。”
林夏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小心翼翼地把青铜小鼎抱在怀里。她觉得这个青铜小鼎一定和大乾王朝有关,或许通过这个小鼎,她能找到更多关于大乾王朝的信息。
从古董店出来后,林夏抱着青铜小鼎,心情格外激动。她迫不及待地想回到老宅,仔细研究这个青铜小鼎。她加快脚步,朝着老宅的方向走去。
在路过一家字画店时,她又忍不住走了进去。字画店里挂满了各种字画,有现代画家的作品,也有一些古画。她的目光在古画上一一扫过,突然,一幅名为《海棠春睡图》的古画吸引了她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