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项目遇难题

晨光斜切进办公室,将陆轩的影子钉在地板上,像一柄未出鞘的刀。他坐在桌前,手指划过平板屏幕,绿色能源项目的进度条停在“T+4日:技术验证中”,可那根红线,已整整一夜没有向前挪动半分。

昨夜三点十七分,张涛的邮件抵达所有核心成员邮箱。标题只有四个字:方案失效。附件里是三份崩溃日志,储能系统在模拟负载下反复宕机,能量转化率跌至62%。陆轩没有回邮件,也没有拨电话。他只是将那封邮件原封不动转发给了自己,标记为“待决”。

六点整,他推开了研发部的门。

张涛眼窝深陷,桌上散落着打印出的波形图,像被撕碎的战报。他抬头,声音沙哑:“我们试了三种拓扑结构,全崩了。不是参数问题,是底层逻辑……走不通。”

陆轩没说话,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储能集成”四个字下画了一道横线,然后写下三行字:

1. 换材料体系?

2. 改控制算法?

3. 重构拓扑架构?

“三天内,我要这三条路的可行性报告,每条路需要什么资源,列出来。”他声音平静,却像铁锤砸进冻土,“别告诉我做不到,告诉我怎么做。”

张涛咬了咬牙,点头。他知道,这不是责难,是把失败变成下一步的燃料。

陆轩转身离开,走廊灯光在他肩线上划出一道冷硬的轮廓。他没回办公室,而是径直走向赵宇的工位。项目审批流程图挂在墙上,原本该是绿色的环评节点,此刻被标成刺目的红。

“卡住了?”他问。

赵宇抬头,脸色凝重:“环评被退了,理由是地质数据未同步。可我们三天前就发了函,市规划局系统显示‘未收到’。”

“查过物流签收记录吗?”

“查了。签收人是能源局秘书科的周斌,但规划局那边,没人承认交接。”

陆轩眯了眯眼。这不是疏忽,是截留。有人在流程的缝隙里,悄悄筑起一道墙。

他掏出手机,拨通马亮:“调能源局近三个月所有与华晟相关的公文流转记录,重点看秘书科初审路径。我要知道,哪些文件‘丢’了,哪些人‘没看见’。”

电话挂断,他站在原地,目光扫过墙上那张试点园区选址图。蓝图上的红线本该是希望,如今却像一道道未愈的伤疤。

十点整,马亮的消息来了。一张截图,显示近六份关键文件均经同一人初审——周斌。而这位科员名下,登记着一辆车,归属公司名为“恒信安评技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