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买西区的指令刚落进系统,指挥中心的警报灯忽然闪了一下。
陆轩没动,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两秒,收回。他转头看向副屏,马亮正快步走来,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的情报简报,纸边微微发皱。
“加尔各答那边出事了。”马亮把纸放在台面上,声音压得不高,“合作方临时叫停签约流程,理由是收到一份‘第三方技术评估报告’,说我们系统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张涛立刻调出社交平台监控界面,十几条新帖同时弹出,标题清一色带着“警惕”“隐患”“崩溃”这类词。发布时间集中在过去六小时,转发量不大,但评论区已经出现一批语气一致的质疑者。
“不是自然发酵。”张涛点开几个账号主页,“注册时间都在两周内,IP跳转三次,最后落在新加坡和迪拜的数据中心。”
赵宇凑近看算法比对结果:“更离谱的是,他们描述的‘宕机记录’,时间点全是我们系统升级维护的正常断线窗口。连日志格式都抄错了。”
孙明翻到账目表:“金边那边也有动静。竞争对手把同类服务价格砍到四成,还搭上六个月免费试用期。对方公司名字叫‘恒通智能’,三个月前才注册,资本背景查不到实控人。”
杨芳紧跟着进来,手里拿着平板:“仰光南区两个潜在客户刚刚回绝了考察邀请,原话是‘想再观望一段时间’。我追问原因,对方支吾半天,最后甩过来一篇公众号文章链接——就是刚才那批谣言里的一篇。”
指挥中心的空气沉了下来。键盘声没停,但节奏变了,从平稳流动转为短促密集。林娜站在资料柜前整理文件,听见黄杰低声问她:“一线有没有接到类似反馈?”
“有。”林娜合上档案夹,“达卡站点今天早上收到一封匿名邮件,说我们的AI会偷偷上传用户隐私。发件人用了假名,但邮箱后缀是同一个境外服务商。”
陆轩终于起身,走到主控台中央的大屏前。三地试点的热力图还在运行,红点依旧稳定,可边缘区域已浮现出几处黄色预警标识。他伸手放大加尔各答区域,一条原本即将闭合的合作进度线被强制暂停,状态标注为“外部信息干扰”。
“同步发生的。”张涛站在他身后说,“三地几乎在同一时段遭遇不同形式的打击——舆论抹黑、价格狙击、合作中断。手法不一样,目标却一致。”
“这不是竞争。”赵宇声音冷下来,“这是围剿。”
陆轩没回应,而是调出过去三十天的系统运行曲线。岘港零故障,达卡仅一次计划内重启,仰光连续十二天无人工干预。他又点开一段视频——那是几天前达卡电力局负责人亲自录的感谢信,画面里对方指着后台数据流说:“这不只是工具,是帮我们重建了应急响应体系。”
他把视频静音,转播给所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