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强渡黄河

陈留方向的烽火如期点燃,陆逊东路军团凌厉的攻势,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曹魏朝堂和军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钟会、羊祜据城坚守的战报与陆逊主力迂回睢阳的消息交替传来,迫使司马懿不得不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东方。

黄河两岸,对峙的宁静下,杀机日益浓烈。

蜀军大营,中军帐内灯火彻夜不熄。诸葛亮凝视着巨大的黄河水文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魏军的营垒、烽燧、以及可能的渡口。陈泰,这位以稳健着称的魏国宿将,将河防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

诸葛亮看着如此严密的防守,不禁感叹道:“陈泰这老子,防守还真有一套。正面强渡,伤亡太大,得想办法让他动起来,或者……让他判断失误。”

“伯约,士载。”他抬起头,看向侍立两侧的姜维与邓艾,“陈留战事已起,我军时机将至。然陈泰非莽夫,必严加防范。你二人以为,当从何处渡河,方能出其不意?”

姜维沉吟道:“丞相,魏军防御重点,在于孟津、平阴、小平津等传统渡口。这些地方河道相对狭窄,利于渡河,但亦是陈泰重兵布防之处。强攻恐难奏效。”

邓艾目光锐利,指向地图上一个点:“丞相,末将以为,可考虑冶坂津一带。”

“哦?细细讲来。”诸葛亮鼓励道。

邓艾努力组织语言:“冶坂津河道稍宽,水流亦急,非传统渡河要地,魏军防御相对松懈。且其地处河阳三城以南,若能从此处渡河,可避开其核心防线,直插河内腹地,威胁洛阳北翼。只是,渡河风险较大,需精兵强将,并做好万全准备。”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内心赞叹道:“邓艾果然胆大心细!这地方选得刁钻!历史上好像也有从这里渡河的例子。风险与收益并存,值得一搏!”

“善!”他拍板定论,“便以冶坂津为主渡点!然,为迷惑陈泰,需行声东击西之策!”

他详细部署:

“姜维!命你率两万兵马,大张旗鼓,多备舟船,佯攻平阴对岸!昼夜擂鼓,做出我军主力欲从此处强渡之态势,务必吸引陈泰主力注意力!”

“马铁、马承!”

“末将在!”两员年轻小将慨然出列。

“命你二人各率五千西凉精骑,沿河上下游机动,袭扰魏军小型烽燧、哨卡,焚毁其沿河物资,制造混乱,让其无法判断我军真实意图!”

“邓艾!”

“末……末将在!”

“命你为渡河先锋,精选熟悉水性、悍勇敢战之卒八千,秘密集结于冶坂津对岸隐蔽处!多备羊皮筏、快船、飞索!待姜维佯攻吸引敌军,马铁马承制造混乱之际,伺机强渡!渡河后,不惜代价,抢占对岸滩头,建立桥头堡,掩护后续大军!”

“末将……万死不辞!”

“亮自统中军主力,随时准备跟进渡河!”

“此战关键,在于快、猛、奇!”诸葛亮最后强调,“一举突破黄河天堑,则并州门户洞开!”

公元244年,夏。

黄河的秋汛尚未完全消退,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咆哮着向东奔流。北岸,魏军旗帜林立,营垒相连,斥候游骑往来不绝。南岸,蜀军大营亦是杀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