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遗迹的寻找:声呐与地图的结合

绿色指示灯亮起后,控制室的空气像是被抽走了一部分,谁都没先开口。

娜娜的声音打破了安静:“信号已稳定,数据流完整导入主系统。”

陈浩把手里那张画满线的草稿纸揉成一团,扔向角落的垃圾桶,偏了两厘米,滚到了墙边。他没去捡。

“那就别愣着了。”他说,“刚才那星图不是说坐标在南太平洋底下吗?现在就看能不能找着门把手。”

苏珊已经在调取最新的深海地形图。屏幕分成左右两块,左边是七颗恒星推演出的落点轨迹,右边是当前洋底的三维建模。两者叠加后,偏差立刻显现——星图标记的位置和实际地质结构差了三百多公里。

“板块漂移的影响比预估的大。”她说,“而且热液区这些年一直在下沉,坐标得重新校准。”

卡尔蹲在终端旁检查线路,顺口问:“要不要加上地壳变形系数?我这儿有个旧模型可以用。”

“用。”娜娜说,“我会同步运行反向推演程序,还原一点二亿年前的海底地貌。”

几台设备同时启动,散热风扇转了起来。陈浩打了个哈欠,摸出一包薯片,咔嚓咬了一口。

“你们慢慢算。”他说,“我就负责吃东西和提傻问题。”

没人理他。

十分钟过去,屏幕上终于出现三个重叠区域,呈三角分布,每个都标上了编号。

“这是目前最可能的候选点。”苏珊指着图像中心,“但还不能确定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核心位置。”

陈浩凑过去看了眼。“三个里面挑一个,跟抽奖有什么区别。”

“不是抽奖。”娜娜说,“我们有古老地图。”

她调出之前从陶罐上扫描下来的符号图谱,另一侧并列显示铭牌解码后的脉冲频率曲线。两张图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歪歪扭扭的刻痕,一个是上下跳动的波形。

“比例尺对不上。”卡尔皱眉,“一个是象征性的路线图,一个是真实地貌,硬叠会出错。”

“那就别让机器自己猜。”陈浩突然说,“古人画地图的时候,总得有个参照物吧?比如山、沟、喷口之类的。”

“理论上是这样。”苏珊点头。

“那咱们来找‘路标’。”陈浩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节奏符号,“三短一长,停一下,再来一遍——这玩意儿不是反复出现吗?说不定就是标记重点用的。”

卡尔眼睛一亮:“你是说……这种节奏可能对应地图上的某个特殊位置?”

“试试呗。”陈浩耸肩,“反正现在也没别的线索。”

卡尔立刻动手写了个匹配算法,把脉冲频率转化为虚拟刻度线,逐段扫描古老地图的边缘裂痕。程序跑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某一段锯齿状的破损轮廓与声呐图中的一处断层峡谷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