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手里的刮板砸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陈浩低头看了眼表,已经快七点了。他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骨头咔咔作响。
“坐了一天,屁股都快长在工具箱上了。”他说,“但好歹窗户不会再漏风了。”
苏珊把最后一份检测记录夹进文件夹,顺手关掉工作台上的灯。“明天还得检查系统同步情况,别以为今天做完就万事大吉。”
娜娜站在终端前,屏幕刚跳出【工艺升级完成】的提示。“已生成应急预案配套施工标准,建议尽快开展模拟演练。”
“得,你这是催我开工啊。”陈浩挠了挠头,“刚修完墙就要跑命,这日子真是一点不能停。”
卡尔一瘸一拐地走回来,弯腰想捡地上的刮板,试了两次没够着。“算了,让它躺着吧。我现在连弯腰都觉得是种背叛。”
“那你先回去睡。”陈浩说,“明早不用来车间,我们换个地方干活。”
“换哪?”卡尔撑着墙站起来。
“东边那块废地。”陈浩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纸,“娜娜昨晚画的图,要把那片空地改成演练场。”
苏珊凑过来一看,图纸上密密麻麻标着区域编号。“地震区、洪水带、强风模拟?你们打算搞个灾难主题公园?”
“差不多。”陈浩指着中间一条红线,“这是逃生路线,必须保证全程畅通。咱们昨天能把窗户修好,靠的是慢工出细活。可真遇上灾情,谁给你八小时慢慢拧螺丝?”
没人接话。空气里还飘着胶水味,地上散着空桶和工具,但那种“终于搞定”的轻松感正在一点点退去。
十分钟后,四人站在东侧空地边缘。
这片区域原本是训练用的模拟舱试验区,后来设备淘汰,一直荒着。地面坑洼不平,碎石和废弃管道堆成小山,几根断裂的金属支架歪斜地插在土里。
“比我想象中还烂。”卡尔踢开脚边一块铁皮,“这哪是训练场,像被陨石砸过。”
娜娜打开手持终端,投影出三维布局图。“根据结构安全评估,可利用面积为三百二十七平方米。已划分四个功能模块:震动平台用于模拟地震,喷淋系统覆盖洪涝区域,风扇阵列制造强风环境,中央控制台统一调度信号触发顺序。”
“听着挺正规。”苏珊环顾四周,“问题是,现在连地都踩不稳。”
“那就先清场。”陈浩脱下外套搭在胳膊上,“卡尔,你力气最大,搬重的;苏珊,你负责划线定区;娜娜,你那边的小机器人能平地吗?”
“型号D7可用。”娜娜按下遥控键,一台扁平履带式机器从背包里滑出,自动驶向凹陷最严重的区域。
四人立刻动了起来。
卡尔拖走断裂的横梁,一趟接一趟。苏珊用粉线绳拉出边界,每五米钉一个标记桩。娜娜操控机器人压平塌陷处,再撒上固化剂加固表层。陈浩拿着图纸来回比对,时不时喊停调整位置。
两小时后,场地初具轮廓。
震动平台固定在西北角,下方加了四块配重钢板防止移位。洪涝区铺了导流槽,连接临时水箱和排水口。十二台风扇沿南侧围栏排开,电线整齐捆扎。中央高台装好了控制箱和对讲系统。
“看起来像个正经地方了。”苏珊擦了把汗,“至少不会一脚踩进地缝里。”
“下一步是道具测试。”娜娜走到设备箱前,“烟雾发生器、声效播放器、灯光警示系统均已安装到位,需进行联动校准。”
她打开第一个装置。一股灰白色烟雾缓缓喷出,持续不到十秒就断了。
“堵了?”陈浩凑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