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蜀郡,震惊于古人的智慧

宿主的梦 苲草 1981 字 19天前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雪,像是天地的一场大遗忘,抹去所有过往,让一切重新开始。

隋末时期的蜀郡位于隋朝疆域的西南部,大致涵盖今四川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地处长江上游,是连接关中地区与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

隋末天下大乱,蜀郡相对较为平静,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重要地区。隋文帝曾命其第四子杨秀为益州刺史,封蜀王,镇守巴蜀二十余年,使得蜀郡在隋末时期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和影响力。

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再加上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之利,农业十分发达,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同时,蜀郡的手工业和商业也较为繁荣, 纺织业、制盐业、冶铁业等较为兴盛。蜀锦闻名全国,是重要的手工业产品,此外,井盐的开采和冶炼技术也有一定发展,为地方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

小主,

蜀郡地处西南交通要道,商业活动频繁,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有东市、西市等商业区,吸引了各地商人前来交易。

蜀郡地势险要,山川险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蜀郡有一定数量的军队驻守,这些军队既要维护地方治安,又要抵御外部势力的入侵。同时,蜀郡的军队还参与了隋朝对周边地区的战争和镇压农民起义的行动。

金牛道是秦蜀之间最古老、最核心的交通动脉,自汉中向西经勉县、宁强进入四川,沿嘉陵江谷地南下,经广元、昭化、剑门关、梓潼,最终抵达成都。其具体走向为:

汉中段:从汉中出发,经褒城沿褒河谷地西行,过马道驿后折向西南,经金牛驿进入四川。

四川段:入川后经七盘关,广元城,渡嘉陵江至昭化古城,再经剑门关、武连驿、梓潼,最后进入成都平原。

金牛道在战国时期已初步成型,秦代大规模修筑栈道,汉代进一步完善,文帝时期对南段(剑阁至广元)进行改线,使其更适合车马通行。金牛道石板路两侧翠柏茂密,沿途有吊脚楼、桥楼、鸡毛店等设施,路况稳定。

还有两条道路也可以入蜀,一条是米仓道,仅驼畜可行,一条是阴平道,仅可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