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步枪和轻机枪的撞针问题。”李铮说,“之前我们掌握了钢材热处理技术,能不能通过进一步优化热处理工艺,增强撞针的低温韧性?”
徐小眼点点头:“可以试试!我们可以调整淬火和回火的温度,比如降低淬火温度,提高回火温度,这样能在保证硬度的同时,增强撞针的韧性,让它在低温下不容易变脆。”
“好!徐师傅,你负责优化热处理工艺,重新加工一批撞针,进行低温测试,确保能解决问题。”李铮说。
“接下来是掷弹筒的击发装置问题。”吴天浩推了推眼镜,说,“击发装置灵敏度下降,主要是因为低温导致内部的弹簧弹性降低,还有零件之间的摩擦增大。我们可以在击发装置的弹簧和零件表面添加防冻润滑油,减少摩擦,同时选用弹性更好的材料制作弹簧,增强低温下的弹性。”
“防冻润滑油我们没有现成的,怎么办?”陈婉儿问道。
“我们可以自己制作简易的防冻润滑油。”吴天浩说,“用动物油(比如猪油)和煤油按3: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量的石墨粉,这样制成的润滑油在低温下不容易凝固,能起到润滑作用。”
“好!吴师傅,你负责制作防冻润滑油,然后对掷弹筒的击发装置进行改造和润滑。”李铮说。
“轻机枪枪管变形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枪管的热处理工艺,增强枪管的强度和耐低温性能。”徐小眼补充道,“同时,我们可以在枪管外加装一个简易的保温套,用羊毛制作,减少枪管在低温下的热量散失,防止热胀冷缩不均匀导致变形。”
“手榴弹引信延迟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引信内的火药在低温下燃烧速度变慢。”陈婉儿说,“我们可以在引信内添加少量的硝酸钾,加快火药的燃烧速度,确保引信能正常工作。”
解决方案确定后,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徐小眼带领技工们,优化了撞针和枪管的热处理工艺——将撞针的淬火温度从850℃降至800℃,回火温度从250℃升至300℃;将枪管的淬火温度从900℃降至850℃,回火温度从300℃升至350℃。重新加工的撞针和枪管,在低温下进行测试,撞针的韧性明显增强,连续击发200次都没有出现弯曲或断裂的情况;枪管的耐低温性能也大幅提升,连续射击100发后,没有出现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