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梁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伸手在仪器显示屏上轻点:“你们的校准流程很规范,连环境温湿度的补偿参数都考虑到了。
不过要注意,光刻机运行时会产生局部热量,可能影响工作台的稳定性,建议在周边加装恒温风道。”
楚千澜点头记下:“多谢沈院士提醒,我们后续会优化环境控制系统。”
一行人沿着光刻区缓缓前行,沈国梁时不时驻足询问设备参数,从光源功率到曝光时间,从晶圆台转速到光刻胶涂覆厚度,每个问题都极为细致。
走到离子注入机安装区域时,沈国梁看着正在拆解的设备零件,忽然问道:“这些零件是在做故障维修?我刚才好像看到有工程师在记录参数,是准备逆向研究?”
楚千澜坦然回应:“我们有两台离子注入机出现真空阀门故障,我们一边维修一边记录零件参数,后续计划基于这些数据,尝试将零件本土化,甚至逆向研发出设备。”
沈国梁拿起一个拆解下来的密封圈,对着灯光观察材质纹路:“这种氟橡胶密封圈的耐腐蚀性和密封性很关键,国内能生产同级别产品的厂家不多,你们若是有需要,我可以推荐几家研究所对接。”
楚千澜心中一喜:“那太好了!正愁找不到靠谱的国产供应商,有您的推荐,能少走不少弯路。”
沈国梁笑着摆手:“都是为了半导体国产化,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对了,你们基于星象指令集的芯片研发,什么时候能进入流片阶段?”
提到星象指令集,楚千澜语气多了几分谨慎:“EDA工具的核心模块还在研发,预计今年年中能完成全套工具链开发,同步研发的嵌入式芯片应该会晚一点时间!”
沈国梁眼中闪过期待:“首款180nm纯国产芯片,还真是让人期待啊!”
楚千澜轻笑一声,“我也很想知道,利用星象指令集设计出的芯片,功耗与性能如何。”
沈国梁略作沉吟,“你们可以先设计几款市面已有的通用芯片,我想办法给你拉些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