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食物。号舍内条件艰苦,无法生火,携带的食物必须耐储存、易食用、能提供足够能量且不易变质。他想到了压缩干粮的概念,当然,这个时代做不到现代工艺,但可以尝试制作高能量的、低水分的糕饼,掺入坚果、肉松、糖饴等,用油纸紧密包裹,再辅以一些耐放的果脯。甚至,可以搭配一些粉末状的汤料,用热水一冲即食……
还有赵明。油灯昏暗,烟尘大。能否设计一款更明亮、更稳定、防风且烟尘小的便携式灯具?灯油的选择、灯芯的材质、灯罩的设计……都需要考量。
保暖也是个问题。号舍阴冷,一件轻便保暖的衣物或毯子至关重要。市面上现有的皮裘昂贵,棉袄笨重。是否有更合适的材料?或者,设计一种可以穿在儒衫里面的、轻薄贴身的保暖内衬?
无数想法在他脑海中碰撞、筛选、整合。他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在商场上运筹帷幄、寻找市场空白点的状态,只是这一次,他的战场换成了这座古老的帝都,他的启动资金,几乎为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暂住的小院,沈墨轩立刻找来了纸笔——这是慕容惊鸿之前为他准备的。他摒弃杂念,伏案疾书,将脑海中的构思一一落于纸上。
他画得最多的,是那款“多功能考篮”。他详细绘制了结构分解图,标明了各个隔断的尺寸和用途,甚至构思了几个巧妙的卡扣和暗格设计,用于存放重要的准考证、私章或几片应急的参片。他力求在有限的成本和工艺下,实现最大的功能性和便利性。
画完草图,他仔细端详,自觉颇为满意。这款考篮若能制成,绝对能在一众简陋考篮中脱颖而出,只要定价合理,不愁没有市场。
下一步,是寻找工匠。
他记得之前为慕容家处理一些琐事时,曾与城南一位手艺不错的李姓老木匠有过接触。此人手艺精湛,为人也算厚道,只是有些胆小怕事。
事不宜迟。沈墨轩揣好设计图,再次出门,熟门熟路地找到了李木匠那间不大的铺面。
铺子里堆满了木料,弥漫着刨花的清香。李木匠正在埋头打磨一个柜子,见到沈墨轩,有些意外,擦了擦手迎上来:“沈公子?您怎么有空过来?可是慕容公子那边有什么吩咐?”他显然还记得沈墨轩与慕容家的关系。
沈墨轩笑了笑,取出那张精心绘制的考篮设计图,递了过去:“李师傅,今日是沈某个人有点私事想麻烦您。您看看这个,能否打造?”
李木匠疑惑地接过图纸,起初只是随意看着,但很快,他的眼神就变了。他瞪大了眼睛,手指沿着图纸上的线条一点点移动,嘴里不时发出“咦?”、“妙啊!”的惊叹声。
“沈公子……这,这是考篮?”李木匠抬起头,脸上满是不可思议,“这结构……老朽做了大半辈子木匠,从未见过如此精巧的考篮!这些隔断,这些暗格……公子真是心思奇巧!”
得到专业人士的肯定,沈墨轩心中稍定,问道:“李师傅,若由您来打造,大概需要多少工本,耗时几何?”
李木匠仔细估算了一下,报了个还算公道的价格和时间。沈墨轩心中盘算,若首批制作二三十个,他便卖一些慕容惊鸿留下的、不算起眼的小物件,勉强能够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