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越窑故地
马车并未返回杭州方向,而是沿着蜿蜒的官道,一路向东南而行。车厢内一片沉寂,只有车轮碾过路面的辘辘声与偶尔传来的马蹄轻响。秦昭雪始终专注于手中的书卷,仿佛沈墨轩并不存在。沈墨轩也乐得清静,闭目养神,心中却不断梳理着连日来的变故,以及对前路的猜测。
此行目的何在?这“承诺的第一步”为何与秘色瓷、与那“异星石”牵扯在一起?秦昭雪的家族,又在这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行程不止一日,路旁的景致从龙泉的层峦叠翠,逐渐变为水网交织、丘陵起伏的地貌。空气中的湿意更重,带着淡淡的、与内陆迥异的咸腥气息,预示着离海已不远。
最终,马车在一片波光浩渺、四周环山的巨大湖泊前停了下来。此湖烟波浩渺,水域开阔,湖岸线曲折,山坡上植被茂密,与碧绿的湖水相映成趣。
“下车。”秦昭雪合上书卷,率先走下马车。
沈墨轩跟随而下,放眼望去,心中不由一动。只见湖岸周边的山坡上,遍布着大大小小、已然废弃的窑址残迹!那些依山而建的龙窑遗迹,如同一条条死去的巨蟒,匍匐在荒草灌木之中,残破的窑砖、堆积如山的碎瓷片(匣钵、垫饼等窑具),在夕阳的余晖下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寂寥。空气中弥漫着瓷土和岁月腐朽的混合气息。
“此地名为‘上林湖’。”秦昭雪的声音在一旁响起,打破了湖畔的寂静,她的目光扫过那些古老的窑址,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追忆,“乃是越窑的起源与核心之地,鼎盛于唐,衰于宋。你所追寻的秘色瓷,其真正的源头与巅峰,便是在这里,而非龙泉。”
沈墨轩恍然。上林湖越窑,这正是前世记忆中,秘色瓷最负盛名的产地!史料记载其“夺得千峰翠色来”,是青瓷艺术的极致。
“姑娘带我来此,意欲何为?”沈墨轩问道。
秦昭雪转身,正视着沈墨轩,那双清冷的眸子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深邃:“我姓秦,家族世代与瓷相伴,追索古代失传的制瓷绝艺,尤其是这秘色瓷,已历数代。我们怀疑,真正的、最顶级的秘色瓷,其核心秘密并不仅仅在于釉料的配方。”
她顿了顿,指向那些散落在山坡上的古窑遗址:“更在于一处特定的古窑址,以及……一种特殊的,或许只存在于这片区域的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