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勾结江湖,结交匪类”:直指他与慕容惊鸿的关系,将其污名化为与来历不明、可能危害社稷的“江湖匪类”勾结。
· “操持贱业,有辱斯文”:攻击他作为举人却行商贾之事,是自甘堕落,玷污了读书人的清誉。
· “妄改祖制,蛊惑人心”:将他在龙泉改良青瓷工艺,污蔑为擅自改动传承已久的“祖制”,并以“点石成金”等噱头蛊惑窑工、扰乱地方。
· “借奇巧淫巧,大肆敛财”:将他凭借技术革新获得的财富,歪曲为利用“奇巧淫巧”不择手段敛取不义之财。
· “暗蓄私兵,意图不明”:这一条最为阴毒!将他组织船队探索海外的“商屯”行为,隐射为暗中积蓄武力,其心叵测,直接触及了皇权的逆鳞!
每一项罪名,若被坐实,都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甚至掉脑袋!这已不仅仅是政治攻击,更是欲将他置于死地的构陷!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开。钱塘商盟在汴京的货栈首先被贴上封条,管事伙计被驱散问话。紧接着,位于杭州的钱塘商盟总部,以及沈墨轩名下几处与青瓷贸易、海船相关的产业,也陆续接到了地方官府的查封令。
一时间,商盟内部人心惶惶。周掌柜、李掌柜等人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束手无策。那些刚刚依附商盟不久的中小商人,更是惊恐万分,纷纷开始与商盟切割,生怕被牵连。原本蒸蒸日上的商盟事业,瞬间陷入了停滞与混乱。
沈墨轩被变相软禁在小院中,与外界的联系几乎被完全切断。他只能从负责看守他的、态度相对缓和的一名老衙役口中,偶尔听到一些零碎的消息。
“沈举人,唉……”老衙役叹着气,“外面都传疯了。听说杭州那边,您的库房、船坞都被封了,伙计们也被盘问得厉害。这阵仗……不小啊。”
沈墨轩沉默地听着,面色平静,但紧握的指节却微微发白。他知道,这是对手在利用官方力量, systematically(系统性地)摧毁他的经济基础,孤立他的社会关系,从精神和物质上双重施压,要让他彻底失去反抗能力。
皇帝下旨“彻查”,看似公允,但在保守派势力占据上风的情况下,这“彻查”的过程和结果,恐怕早已被预设。他现在就像是被困在蛛网上的飞虫,挣扎得越厉害,缠绕得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