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反击时刻

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效果立竿见影。

原本在皇帝表态后就已经开始观望和反思的舆论场,瞬间被注入了新的能量。许多原本对党争不感兴趣,但关心国家财用、支持开拓进取的官员和士人,开始认真思考沈墨轩之前被攻击的“海外拓殖”、“改良工艺”等行为,是否真的如保守派所言那般不堪,还是触碰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才招致如此疯狂的报复。

“怪不得他们如此恨沈墨轩,原来是断人财路了!”

“若是海外商屯真能成功,岁入增加,于国于民皆是好事,为何要极力阻挠?”

“某些人嘴上全是仁义道德,私下里怕是……”

类似的议论开始在茶楼、酒肆、乃至一些官员的私下聚会中流传。要求彻查这些保守派官员是否以权谋私的呼声,虽然还不算高涨,却如同地下的暗火,开始悄然蔓延。

保守派阵营内部,也出现了一丝慌乱和裂痕。他们没想到沈墨轩和陈砚舟的反击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精准!一些被隐约点名的官员开始惶惶不可终日,急于撇清关系;另一些则更加气急败坏,试图用更激烈的言论压制舆论,但这反而显得欲盖弥彰。

朝堂之上的气氛,变得更加诡谲。原本气势汹汹要求严惩沈墨轩的声音,明显减弱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互审视、猜忌的沉默。

就在这攻守易形的关键节点,一件突发的事件,如同点燃了最后的引信,彻底引爆了局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都察院内,一位素以刚直、不属于任何派系的老御史,突然上了一份奏章。他并未直接涉及沈墨轩案,而是以“风闻”某官员生活奢靡、用度远超常情为由,请求朝廷核查其财产来源。而这位被点名的官员,不是别人,正是此前弹劾沈墨轩最为积极、叫嚣“奇巧淫巧误国”声音最大、同时也是陈砚舟之前暗中点出其家族与垄断海商关联颇深的那位王御史!

这份奏章如同擦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皇帝似乎也早已对这些人聒噪不已却自身未必干净感到厌烦,当即下令有司介入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