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近侍”和“骑士

张辰阳又给李明义讲解了一下如何打国棋赛。

总体的游戏方式跟下棋差不多,都是靠着棋子走,吃子,直到吃到对手的王为止。

唯一的区别,就是棋盘上的棋子,吃子的方式。

每一枚棋子所能移动的格子数量都是不相同的,有的是笔直的,有的是斜线的,还有的是中间的一颗,还有的则是可以在棋盘之间来回跳几下。

另外,在食子上有一个很复杂的规律。

在中国古代的围棋中,兵能下战车,马能下兵,哪边走哪边就能先行一步。

不过,国棋就不一样了,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都是相互制约的,“刺客”可以压制“学者”“义商”,但对“近侍”、“骑士”等人来说,却是致命的。

如果有约束的关系,则受约束的棋不能马上去吞自己的棋。

不过,这个限制并非绝对,在国术战中,也存在着“吸纳”这个规律。比如说,如果“刺客”在吞噬了“义商”之后,再进行“吸纳”的话,“刺客”与“义商”就会相互叠加,成为一颗“棋子”。

也就是说,“刺客”在杀死“义商”之后,变得更加强大了,所以,这颗“刺客”已经升级到了能够吞噬“近侍”和“骑士”的地步。

“吸纳”的规定很苛刻,每一局都只能“吸纳”三次,而且只能作用于特定的“棋子”,例如平民,“义商”,“学者”,“冒险家”等,代表着“义商”“学者”“冒险家”等平民,他们的财富,知识,经验,都会被敌人吸收,壮大自身。

但这里要说一句,“吸纳”对象可以是对方的“卒子”,也可以是自己的“卒”。这意味着,他很有可能会被反噬,然后反败为胜。

李明义听着张辰阳将这场战争棋局的所有规则都说了一遍,有些头疼。

这么多的规矩!

若是在普通的棋盘上,只需牢记每个子的走法就能下得了,而国棋就不一样了,要背的东西要多得多。

要记得所有的棋路规律,要记得各子的相克,还要牢记“吸纳”等一些特别的规律。

而在这个世界里,由于规则越来越复杂,思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就像是推演未来的三五个棋子一样,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要消耗更多的脑力。

很明显,这样的游戏,对普通人来说,入门非常困难,没有超强的记忆与智力,恐怕连理解都做不到。

身为主神级强者,李明义的记忆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张辰阳的讲解下,他很快就将这场战争棋局的大致规律给记了下来。

不过,李明义还是觉得,这个游戏很有难度,毕竟,初学者和老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再说了,李明义根本不懂,围棋怎么会和‘因果’扯上联系。

仿佛是察觉到了李明义脸上的困惑,张辰阳继续说道:“这个世界上,因果之力无处不在,你之所以看不见,那是你对它的理解不够。你可以把那个战士挪开,看看有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这是一条命运之线吗?

李明义疑惑地摸了摸眼前的一颗“士兵”,上面画着一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