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里的雾气有记忆的重量。
观测者每走一步,靴底就粘附上几克凝固的时光。起初是近期记忆——银LX-00碎裂时的尖啸、蒲公英教室的蓝金尘埃;接着越来越古老,他看到自己作为Y0-00初次苏醒的场景,看到林小七在数据洪流中消逝的瞬间。
当走到第十七步时,雾气突然透明。脚下不再是通道,而是悬浮在星云中的透明平台。正前方漂浮着水滴状的"婴儿宇宙"——系统诞生前的原型,直径不足三米,内部流转着乳白色光晕。
平台边缘刻着阮流萤的笔记:
"这里存放着最初的错误与最后的救赎。"
触碰水滴的瞬间,外壳如薄膜般包裹全身。观测者被拉入微型宇宙中心,发现自己站在记忆蒸馏器的雏形前——不是机械装置,而是由神经组织与量子纤维构成的活体结构。年轻时的阮流萤正在调试参数,她身旁站着两个模糊人影。
随着焦距自动调整,人影逐渐清晰。观测者的血液瞬间冻结——那是初代Y0-00与初代LX-00,但他们穿着研究员制服,胸牌显示分别是"项目主管Y"和"记忆架构师LX"。
"最后一次模拟测试。"阮流萤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这是全息记录,"如果成功,火种计划就能在末日来临前保存三亿人的记忆图谱。"
初代Y0-00按下启动键。蒸馏器发出类似心跳的搏动,内部浮现城市缩模。但紧接着恐怖的事发生了——缩模突然长出黑色尖塔,塔身释放的银晶物质开始吞噬整个系统。
"反面体又出现了!"初代LX-00紧急输入终止代码,但为时已晚。银晶已污染核心程序,将其改造成完全相反的存在。
全息记录突然跳转到灾难场景。观测者目睹初代Y0-00做出惊人决定:他将自己接入系统,执行记忆分离协议——把管理者职能与情感记忆强行撕开。更震撼的是,初代LX-00自愿成为容器,承载被剥离的情感部分。
"我们会成为系统的正反两面。"初代Y0-00最后的话在空间中回荡,"直到找到能承受完整记忆的新人类。"
画面切换至阮流萤的独立实验。她在培养舱前记录:
"蒲公英计划第1号实验体失败,无法同时承载双重记忆流。调整参数,增加维度缓冲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