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人口,若能消化,便是取之不尽的兵源和赋税根基。可消化不了,就是动乱的根源。
曹操脑中飞速盘算。
刘骏的淮安,靠着盐、玻璃、纸、皂等物,确实富庶。
他改良农具,增产增收的消息也有所耳闻。
难道他真有办法养活这么多人?
若真如此,此人潜力,深不可测。
但眼下,一旦战争结束,便不只是几十万人的事,而是百余万人口的事。说实话,这么多人,曹操自觉养不起。
光要降兵,不要人口?哪有这种好事。
真这么干,只怕几十万降兵随时会反。
刘骏主动接手,替他解决了最大的麻烦,还送上军功和缴获……
曹操脸上堆起无比真诚的笑容,仿佛刚才的顾虑从未发生:
“仲远心系黎民,仁义无双,操深感佩服。
就依贤弟!三十万流民,连同其老弱妇孺,尽数交付贤弟安置。至于钱粮……”
他大手一挥,显得极为豪爽,“贤弟助我破贼,已是天大的人情。些许财物,共享即可,何需分你我。”
“主公!”夏侯惇急了。
曹操一个凌厉的眼色甩过去,夏侯惇立刻噤声。
“孟德高义,骏感激不尽。”刘骏心中石头落地,脸上露出“真挚”的笑容,拱手深深一礼。
一群乱民,说钱粮都是多余的,分又能分到多少?
他知道曹操的“慷慨”背后自有算计,也许是拉拢?但只要人到手,什么都好说。
三十万人口,加上淮安原有的基础,人口将暴增至近四十万。
在这个时代,这就是争霸的雄厚资本。
至于粮食?有钱,有刀,有人,还怕没粮?
……
彻底招抚青州黄巾军,前后共用了近三个多月。
在这三个多月里,青州变成了巨大的流民转运场。
曹操在接收降兵,人口。刘骏也在干差不多的事。当然,降兵没他的事,曹操手下将领盯得紧,他也没打算跟曹操翻脸。
双方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