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甄太妃笑道:"洵儿这孩子,你何故吓唬她,元春是极懂事识大体的女子。”
遂对贾元春笑道:“你莫怕他,王爷只是顽劣些,其心并没有民间传的那么凶恶。”说完又看向老皇帝。
老皇帝叹口气,忽改画风关心李洵:“从小到大,你干过多少荒唐事?朕都替你擦屁股。如今朕擦不动了,难道叫你皇帝哥哥继续善后?
你也该长大收收性子,担当起亲王的表率才是正经,在过些年就该娶亲了,难道等你也当父亲时,仍作小儿之态?
小主,
他们贾家世代忠勤,为臣子的表率。宁荣两位先国公立下汗马功劳,收回我大顺不少疆土,你是亲王,不该辱没他们家的子弟……”
李洵不屑一顾,直把嫌弃挂在脸上,丝毫没给贾元春和甄太妃颜面:
“贾家两府以前的功劳儿臣是佩服的,特别是先国公,戎马半生,在战场厮杀为我大顺开疆扩土收回城池。
但那是贾府祖先搏出来的,咱们家并未亏待过,给他们加官进爵保留国公府的门楣享受了几代,还不够么?而今贾府子孙自己不争气…
全是些酒囊饭袋,仗着先祖的荣光,奢华放纵,挥霍无度,其名声比儿臣好不了多少,教训这样的无能废物,儿臣不觉得有什么错!”
太上皇都气笑了,这小儿子也好意思说旁个奢华放纵,挥霍无度?半斤八两,且他还拒不承认错误,瞧着还挺自豪?
李洵这会儿是块滚刀肉,无论老皇帝怎么骂都无所谓,最后只需一句。
儿臣知错。
事情也就告一段落。
但李洵决定默默在心里补一句。
下回还犯。
太上皇斥责到伤心处恨铁不成钢,猛地咳嗽,吓得身边甄太妃忙替他拍背缓解,一面恼道:
“洵儿,你父皇身子不好,你还要气他不成?”
李洵撇撇嘴,他在怎么胡闹混蛋,也不能破坏孝这个字,只得先服软认错:
“儿臣知错了,定会赔偿贾家。”
本王可以赔偿。
就看他们贾家敢不敢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