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
早有太监听闻风声前来荣国府讨喜。
得知永熙皇帝给自家大姑娘赐婚后,阖府上下无不欢喜,连同宁国府那边也跟着沾光。
之前得罪忠顺亲王,现今结成亲家,总算能依着元春这层关系缓解。
不。
没准贾家就要富贵荣华了也未可知啊!
荣国府正堂,香案早已备齐。
阖府上下,从贾母、贾政、贾赦、贾珍、贾蓉、贾琏、邢夫人、王夫人,到王熙凤、李纨。
三春姐妹、宝玉、贾环、贾琮、黛玉、宝钗,乃至有头脸的管家娘子、丫鬟,俱都屏息凝神,垂手恭立。
宣旨太监周公公在几个小太监簇拥下缓步而入。
他目光在满堂锦绣上扫过,满脸堆笑,先是一番恭喜道贺,这才清了清公鸭嗓子:
“圣旨到,荣国府贾氏一门接旨!”
贾府立时呼啦啦跪倒一片。
周公公展开明黄卷轴,声音尖细: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咨尔荣国公贾源之曾孙女贾氏元春,毓质名门,德容兼备。兹以指婚忠顺亲王李洵为侧妃,钦哉!”
“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母脸上盖不住喜色,激动地颤抖,贾政、贾赦等人更是叩首谢恩,脸上有惶恐更有狂喜。
这简直是天降甘霖,荣国府怕是要再上一层楼了。
“恭喜老太君,恭喜政老爷、赦老爷,贺喜阖府!” 周公公笑眯眯地收起圣旨,交到贾政手中。
贾母早已激动得老泪纵横,连声吩咐:“快,快给周公公看茶,重重打赏。”
贾政一个眼神,身后贾琏反应过来,脸上堆满不自然的笑容,亲自捧上一个沉甸甸,绣工精美的锦囊塞到周公公袖中:
“周公公辛苦,一点茶水钱不成敬意,公公千万笑纳。” 周太监不动声色的掂了掂分量,脸上的笑容又真切了几分。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老太君太客气了!” 周太监假意推辞两下便收下了,顺势被请到上座喝茶。
他抿了口茶,放下茶盏,像是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道:“老太君还有一桩喜事。元春姑娘今儿个就出宫门了,由宫里车驾送回府上。
估摸着晚膳时分就能到家,甄太妃娘娘留元春姑娘说了好一会儿的体己话,可见元春姑娘在宫里也是极得脸的。”
“当真?” 贾母和王夫人惊喜交加,眼泪又涌了出来,忙不迭地念佛。阖府上下更是喜气洋洋,仿佛过年一般。
唯独王熙凤,在最初的狂喜退去后,那精明的丹凤眼里闪过忧虑。
忠顺亲王那可是个敲骨吸髓的主儿。
上回硬生生从府里掏走了几十万两,还立下字据每月还一万,府库早已空虚,全靠她拆东墙补西墙,甚至偷偷放了印子钱才勉强支撑。
如今元春成了亲王侧妃,这嫁妆……她脑子里飞快盘算:
当年姑妈(贾敏)出阁,嫁妆已是十里红妆,轰动一时。
如今是亲王侧妃,又是圣旨赐婚,这嫁妆排场,起码得比姑妈当年翻上一倍才不丢了王爷和宫里的脸面。
可这银子……从哪儿来?
王熙凤只觉得心口像压了块大石头,那点因圣旨带来的喜气,瞬间被沉重的现实冲得七零八落。
面上还得强撑着笑,心里却愁肠百结。
一旁角落坐着的林黛玉,听了圣旨,初时只觉得心口闷的慌,好似喘不过气儿一样,恍恍惚惚,整个人都是懵的。
王爷要娶大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