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纪委书记的“欢迎”,笑里藏刀的试探!

林渊收回目光,心中已有了计较。他知道,今天他必须有所回应,既不能显得急功近利,也不能任由对方把自己当成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

他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恭敬。

“感谢孙书记的爱护,也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他的声音不大,但很清亮,让会议室里嘈杂的附和声瞬间安静了下来,“孙书记说得对,我作为一名新人,确实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我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

听到这里,孙明哲脸上的笑容更深了,赵莉的嘴角则扬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讥诮。果然是个没经验的毛头小子,三言两语就被哄住了。

然而,林渊的话并没有说完。

“不过,”他话锋一转,“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我希望能尽快地、深入地了解我们纪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所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请孙书记和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孙明哲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他脸上的笑容不变,只是眼神深处,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意外:“哦?林渊同志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嘛!我们纪委最讲究民主,鼓励年轻同志大胆建言!”

林渊的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语气平静而诚恳:“我希望能从我们纪委最基础、最一线的岗位开始学习。比如,跟着案管室的同志,学习案件线索的流转程序;或者,跟着审理室的前辈,旁听案件的审理讨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去亲身参与,才能最快地掌握业务,尽早为我们纪委的工作分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番话说完,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寂静。

这一次,寂静中却多了一丝别样的味道。

赵莉脸上的讥诮僵住了。她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温顺无害的年轻人,竟然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哪里是“学习”,这分明是以退为进,想要直接插手具体的业务!案管室和审理室,那都是纪委的核心部门!

而那些原本抱着看戏心态的常委们,看向林渊的眼神也变了。他们开始重新评估这个由市委书记亲自送来的年轻人。他不按常理出牌,既没有争权,也没有认怂,而是选择了一条谁也挑不出错的“实践出真知”的道路。

就连一直低着头的黄德功,也终于停下了笔,抬起老花镜后的双眼,第一次正眼打量起林渊来。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审视,和一丝微不可察的兴趣。

孙明哲脸上的笑容,终于有了一丝细微的凝固。他感觉自己像是打出了一记势大力沉的棉花拳,结果对方根本没有硬接,而是顺着他的力道,轻飘飘地一引,就滑到了一个让他极其难受的位置。

拒绝?他找不到理由。林渊的要求合情合理,态度谦卑,完全是出于“学习”的目的。他刚刚才说过要“爱护、培养”年轻同志,转头就拒绝对方“深入一线学习”的请求,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同意?那更不行。让林渊这个“钱书记的人”真的深入到案管室、审理室这些核心部门,以他的能力和背景,用不了多久,恐怕就能拉起一支队伍,到时候自己这个一把手还怎么掌控局面?

孙明哲在心里快速地权衡着。他看着林渊那张年轻、真诚,甚至带着几分理想主义光彩的脸,心中第一次生出了一股警惕。

这个年轻人,不好对付。

“呵呵……呵呵……”孙明哲干笑了两声,用笑声掩饰自己片刻的失神。他放下了茶杯,双手十指交叉,放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摆出了一副语重心长的姿态。

“林渊同志啊,你有这个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我很高兴,非常高兴!”他先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说明,钱书记没有看错人,你确实是一个有想法、有担当的好同志!”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但是,你可能对我们纪委的工作,还有一点误解。”

“案管室、审理室,固然是我们的核心部门,但它们处理的,都已经是进入了程序的‘案子’。而我们纪委,更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防病’,而不是‘治病’。是在问题还没有演变成‘案子’之前,就把它解决掉。这叫什么?叫‘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孙明哲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他像一个传道者,在向林渊传授自己毕生的心得。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他缓缓说道,“前年,我们查办了一个兄弟单位的副职。证据确凿,事实清楚。但是,就在我们准备立案的时候,接到上级指示,说这个单位正在申报一个国家级的重点项目,是全市的重点工程。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班子成员出了问题,项目肯定要黄。这个损失,谁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