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胡说!”尤浑急得跳起来,指着费仲反驳,“粮草早已筹集完毕,是你率军撤退时,将粮草留给了西岐军,还敢反过来诬陷我!大王,费仲与西岐暗中勾结,臣有证据!”
两人在殿上互相指责,吵得不可开交。商纣看着这两个只会内斗的亲信,心中的怒火更盛,他拔出腰间的佩剑,剑尖直指费仲与尤浑:“够了!再敢争吵,本王立即斩了你们!”
费仲与尤浑顿时吓得不敢作声,乖乖地跪在地上。商纣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说道:“东夷叛军已答应从后方袭扰西岐,本王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费仲,你立即前往淇水关,协助雷开防守,若西岐军敢来,定要将他们全部歼灭;尤浑,你负责看守王宫与鹿台,若有半点差池,提头来见!”
两人连忙磕头谢恩,狼狈地退出宫殿。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商纣的眼神变得阴鸷——他心中清楚,费仲与尤浑已不可靠,但朝歌城内已无可用之人,只能暂时依靠他们。
然而,商纣不知道的是,朝歌城内的官员们早已对他的暴政不满。当晚,朝歌大夫“胶鬲”悄悄来到城外的一处破庙,庙内等候的是西岐的情报员。胶鬲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情报员,压低声音说道:“这是朝歌城内的兵力部署图,王宫仅留一千老弱残兵驻守,鹿台储存了大量粮草与财宝,商纣的家眷都住在王宫后院。我已联络了十几名不满商纣的官员,若西岐军突袭朝歌,咱们愿作为内应,打开城门!”
情报员接过竹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胶鬲大夫深明大义,西岐定不会忘记您的功劳。待推翻商纣后,西伯侯定会推行仁政,让朝歌百姓过上好日子。”
胶鬲点点头,眼中满是期盼:“我等此举,不为功劳,只为天下太平。你们务必将消息安全带回西岐,告知姜先生,商纣已是强弩之末,决战之时,便是他的末日!”
情报员郑重承诺,随后乔装成乞丐,消失在夜色中。胶鬲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默念:“百姓受苦太久了,希望这场决战,能早日结束这乱世。”
三日后,西岐收到了胶鬲传来的情报。姜子牙拿着朝歌兵力部署图,兴奋地对姬昌与诸侯们说道:“天助我也!朝歌城内已有十几名官员愿作为内应,王宫兵力空虚,鹿台有大量粮草,咱们的突袭计划定能成功!”
姬昌接过地图,仔细查看后,说道:“既然朝歌有内应,咱们便可提前发动决战。南宫将军,你立即率领正面军前往牧野布阵,吸引商纣的注意力;邢国诸侯,你率领突袭军,明日便出发前往淇水关,与雷开汇合,待正面军与商纣交战时,便突袭朝歌;蔡国诸侯,你率领后卫军驻守边境,务必阻止东夷叛军袭扰。”
诸侯们领命而去,西岐都城内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整理武器装备,学子们打包医疗物资,百姓们则送来粮食与衣物,为军队送行。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西岐都城时,南宫将军率领的正面军率先出发,五千士兵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青铜剑与连弩,浩浩荡荡地向牧野进军,旗帜上的“西岐”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邢国诸侯率领的突袭军则在夜间出发,三千士兵身着便装,携带少量武器,悄悄向淇水关行进。阿禾派来的十名情报员跟随其中,他们不仅熟悉路线,还随身携带了与胶鬲联络的暗号与信物。
蔡国诸侯率领的后卫军则驻守在东夷与西岐的边境,他们在要道上设置了关卡与陷阱,配备了大量青铜连弩,随时准备应对东夷叛军的袭扰。
与此同时,商纣得知西岐军已前往牧野,立即率领一万兵力,浩浩荡荡地从朝歌出发。他坐在战车上,望着身边士气低落的士兵,心中不禁有些慌乱——这些士兵多是被强行征召的百姓,不少人面带饥色,手中的武器还是简陋的铁剑与木棍,与西岐军的青铜武器形成鲜明对比。
费仲骑马跟在商纣身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担忧:“大王,西岐军士气高昂,又有诸侯支援,咱们此次出征,恐怕……”
“住口!”商纣厉声打断他,“本王乃天子,岂能怕西岐这些乱臣贼子!待本王亲自率军作战,定能将他们全部歼灭,让天下诸侯知道,反抗本王的下场!”
费仲不敢再说话,只能硬着头皮跟随商纣前进。他心中清楚,商纣已是色厉内荏,这场决战,朝歌军胜算渺茫。
五日后,商纣的军队抵达牧野,与南宫将军率领的西岐正面军对峙。牧野是一片广阔的平原,适合大规模作战,商纣的军队在平原上摆开阵势,一万士兵分成三列,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军心涣散。
南宫将军站在西岐军阵前,手持青铜剑,高声喊道:“商纣暴政,残害百姓,修建鹿台,耗费民力!今日,我西岐军与诸侯联军,便是要推翻暴政,还天下太平!尔等若愿投降,西岐定不追究,若敢反抗,格杀勿论!”
西岐军士兵齐声高呼:“推翻暴政,天下太平!”呼声震彻云霄,商纣军阵中的不少士兵面露动摇之色,甚至有人悄悄放下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