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战地记者们,通常都是身上肩负着宣传任务,他们需要向人民描绘志愿军战士们的生活现状,记录下英雄事迹、战争记忆。
告诉人们志愿军们是如何从阴暗潮湿的坑道,一步步搬到阳光充足的地面营房,以及开展文化学习和军事训练的新日常!
“教员,你们这个罐头是?”记者拿起其中一个空罐子仔细端详。
他自然是看到了罐头上面写着的京城肉联厂以及王建国的名字。
作为记者,这两个名头他当然不陌生,最近这半年来,一直都是报纸上的常客。
他只是没有想到,国内的肉联厂居然能够生产出猪肉罐头来了,要知道像这样的技术,只有毛熊和美军他们能够吃到!
咱们国内的志愿军们,大多还是连猪肉都很难吃的上!
“这是咱们国家新到的慰问品,听说是从四九城那边肉联厂发过来的,咱们吃着可得劲了!我觉着它比咱们缴获过来的美军罐头好吃多了!”被采访的政委,侃侃而谈道。
听到这,记者眼中一亮,要是能拍摄一张前线志愿军吃上猪肉罐头打仗的照片,再加以报道,恐怕会极大的鼓舞军民的士气!
“政委,你们什么时候开饭,我打算过来给你们写篇战地报道!”记者笑容洋溢。
“等会儿,天黑了后方的炊事班部队就会送饭过来,有白面馒头、米饭、白菜炖粉条子,你去拍那些,那些好看!”政委很清楚,知道要让记者尽可能拍下咱们得正面形象。
“不不不,政委,我们想拍大家吃罐头的场景。”
记者连连摇头,如果要是拍摄普通的后勤伙食,那么他的报道就会索然无味,失去意义。
政委沉思了片刻,便想到了解决方法:“成!孔军长那边的罐头才发,你们要是能够赶得上,那就去拍!记着报道写完了,给我们看一下。”
得到允许后,战地记者在侦察兵的带领下,直接赶往了孔军长的区域。
恰逢,后勤部队给团里的文化教员分发罐头,再由教员依次组织分发,罐头的数量不多也不少,大约是三五个人一罐。
吃到罐头的志愿军们,纷纷露出了“王老栓”式的笑容,这一幕恰巧被记者捕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