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太后10

雍正看着户部呈上的报表,再想想边境将领呈上的、称赞三轮车于军务大有裨益的奏折,心中对太后的感佩已无以复加。他去寿康宫请安的次数愈发勤勉,态度也愈发恭敬。在他心中,乌雅·成璧已不仅仅是生育他的母亲,更是上天赐予大清、辅佐他成就霸业的福星。她的“想像力”,便是大清强盛的源泉。照此发展下去,国库充盈,军力强盛,民生改善,他爱新觉罗·胤禛成为千古一帝的梦想,似乎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影。他甚至开始命史官详细记录太后的言行与“发明”,以备后世传颂。

而这后宫的风向,也随着太后地位愈发稳固和超然,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华妃年世兰,曾经艳冠后宫,骄纵不可一世。但在一次宫宴上,她近距离、清晰地看到了太后乌雅·成璧的容貌后,回到自己的翊坤宫,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那并非仅仅是年轻与否的问题,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焕发的光彩,眼神清澈通透,肌肤莹润有光,神态从容舒展,毫无深宫妇人常有的怨怼与算计。年世兰揽镜自照,镜中人依旧美艳,却难掩眉宇间的戾气与眼底的疲惫。一种难以言喻的挫败感和恐慌攫住了她。她引以为傲的美貌,在太后那近乎逆生长的、充满生命力的状态面前,显得如此俗气且不堪一击。她罕见地称病,连续多日未曾出宫门,连皇帝那边都怠慢了,仿佛一只骄傲的孔雀,忽然收起了尾羽,独自舔舐那份无法与人言说的“自闭”。

甄嬛与沈眉庄的处境,则更为现实和艰难。她们早已失了圣心,如今更是成了宫中的“弃子”。皇后乌拉那拉氏,原本惯于在暗中拨弄风云,借刀杀人,如今却轻易不敢对后宫嫔妃下手。原因无他,太后虽看似不管事,但宫中的动向无一能逃过其眼线。且看那富察贵人,身孕都已五个月了,依旧在御花园里散步赏花,平安无恙;再看那博尔济吉特贵人,每日里照样兴致勃勃地在小厨房里折腾她的烤全羊、咸奶茶,活得逍遥自在;齐妃李氏,还是那么没心没肺,逮着机会就要向皇上禀报三阿哥又长高了半分。这一切的平静,都像是一种无形的震慑。皇后只能收敛爪牙,眼睁睁看着宫中格局固化。

更让她感到无比心塞的是,皇上竟然下达了一道圣旨,要将在圆明园中养育的弘历和弘昼两位阿哥接回宫中抚养。虽然圣旨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要将这两位阿哥交由谁来抚养,但这个信号已经足够让后宫中的众人开始心猿意马、蠢蠢欲动了。

在这一片喧嚣之中,敬妃冯若昭却显得格外淡定。她依旧像往常一样,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天都在数着殿内的砖石,悉心照料着她那几只宝贝乌龟,仿佛外界的纷纷扰扰都与她毫无关系。

然而,对于曾经与甄嬛交好、却又因为某些原因而失宠的欣贵人吕盈风,以及那个精于算计的曹贵人曹琴默来说,这道圣旨无疑给她们带来了转机。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似乎并不是有意要去维持某种刻意的平衡,而仅仅只是随手落了一子。这一子,便是一道懿旨。懿旨中,晋封欣贵人为欣嫔,曹贵人为曹嫔,并明确准许她们亲自抚养各自的女儿。

这对于宫中那些母凭子贵的嫔妃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恩典啊!毕竟,在这深宫中,能够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位份低微、无所出的官女子们,也都因为这道懿旨而得到了晋封,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答应之位,但这也给了她们一丝希望和盼头。

此消彼长之下,依旧只是常在位份的甄嬛与沈眉庄,日子便愈发难过。份例被克扣是常事,宫人怠慢更是家常便饭。小鱼甚至特意下旨,让沈眉庄也从闲月阁搬到了甄嬛所住的碎玉轩,美其名曰“姐妹相伴,不至冷清”,实则是将两人彻底放在了一处,方便“管理”。接着,又以宫中用度精简、无需过多仆役为由,将沈眉庄的贴身宫女采月遣送出了宫,只留下一个不甚得力的采心。甄嬛身边,也只剩下了忠心耿耿却势单力薄的流珠。碎玉轩,真正成了紫禁城里一个被遗忘的冷清角落,昔日才情横溢、心比天高的两位女子,如今只能在这方狭小的天地里,相依为命,苦熬岁月。

前朝,因橡胶轮胎引发的变革方兴未艾,工部依旧沉浸在“技术突破”的狂热之中;后宫,则在太后无形之手的拨动下,维持着一种脆弱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平静。小鱼偶尔从她的“实验室”里抬起头,看看这被自己无意间改变了模样的世界,觉得……似乎比把自己煮了,要有那么一点点意思了。至少,下次要是再无聊了,或许可以试试看,能不能让系统把蒸汽机的图纸也弄出来?这个念头刚起,脑海里的系统似乎又紧张地闪烁了一下,默默地开始加载起更基础的物理与工程学知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