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点了点头,提起情报的前两条,语气缓和了些,对刘文英说:
“老刘,有两件事得麻烦你处理一下。”
“团长你说。”
“第一,赵家裕的乡亲们,特别是秀芹主任,正给咱们筹集粮食和军鞋呢。
这份情谊,咱们得领。
你代表团部去一趟,一是感谢,
二是看看能不能委婉说说,乡亲们也困难,粮食尽量少要,军鞋我们急需,可以多收一些。
另外,也跟乡亲们介绍一下咱们新一团,别让人家心里没底。”
刘文英会意,推了推眼镜,笑道:
“明白,这事交给我。
军民鱼水情,既要感谢,也不能让乡亲们太负担。”
“第二,”
丁伟脸色严肃起来,
“现在团里粮食紧缺,难免要有战士挨饿,加之队伍招了不少新兵,纪律难免松懈下来。
一定要再三教育好战士,强调我们八路军的纪律。
告诉他们,粮食问题,团里正在想办法解决,但绝不能擅自行动,暴露驻地风险。”
“是!我马上去处理!”
刘文英神色一凛,立刻起身。
丁伟重新看向地图上的野狼峪,目光深邃。
“都去准备吧。
这一仗,不仅要打出物资,更要打出咱们新一团的威风。
让鬼子知道,咱们哪怕每人只有四发子弹,也照样能咬下他一块肉来。”
打了个漂亮仗,又开完团部会议把下一步的事情安排妥当后。
丁伟琢磨着,是时候趁着这个时间该去看看李云龙那小子了。
一来是叙叙旧,二来,也是想从他嘴里再掏掏对练兵带兵的一些经验。
趁着今天天气不错,日头暖洋洋的。
说去就去。
丁伟让警卫员小吴从缴获的物资里拿出几盒肉罐头,又拿了两条“哈德门”香烟,用个布袋子装了,驮在马背上。
他带着小吴,两人两骑,溜溜达达就出了赵家裕,往被服厂的方向走去。
被服厂设在离赵家裕二十多里外的一个偏僻山坳里,主要是图这里隐蔽,不容易被鬼子发现。
老远还没看见厂房,就先听见“嗡嗡嗡”的缝纫机响声,跟一大群蜜蜂似的。
到了厂子门口,就是个简单的木栅栏门,有个老战士在站岗,认得丁伟,敬了个礼就放行了。
走进院子,好家伙,场面还挺“热闹”。
几十个妇女和年纪大点的战士坐在一排排缝纫机后面忙活着,地上堆着像小山一样的灰布、白布。
空气中飘着布料的纤维和淡淡的机油味。
而院子中央,李云龙正叉着腰,扯着大嗓门,对着一个负责裁剪的老工人嚷嚷,唾沫星子在阳光底下乱飞:
“老王头!
你看看!
你看看你裁的这叫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