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赵福贵,干掉那个指挥所

拆炮!转移!”

三人动作飞快,拆解炮架、扛起炮管和座板,带上剩余的炮弹,如同灵巧的山猫,迅速消失在茂密的灌木丛中。

他们刚离开不到五分钟,原先的炮兵阵地就被几发报复性的日军山炮弹覆盖,炸得泥土飞溅。

远处指挥所里,丁伟通过望远镜看到了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

这赵福贵,果然是个宝!

不仅技术过硬,这战场纪律也执行得一丝不苟。

这两炮,震慑效果远大于实际杀伤,足以让那个日军中队长心惊肉跳好一阵子了。

接下来的两天,成了新一团游击战术的表演舞台。

张大彪的一营小分队,时而集中,时而分散,专挑鬼子巡逻队、补给队下手。

他们利用地形,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缴获几支枪、几箱弹药就走,绝不贪功。

赵磊的二营、王保久的三营占据的各个高地,像一颗颗钉子,让日军无法安心休整,每一次试图清剿,都要付出代价。

日军像是陷入了一张无形的蛛网,处处受制,举步维艰。

补给线被骚扰,士兵疲惫不堪,伤员不断增加,士气低落到了谷底。

带队的日军中队长望着空无一人的赵家裕和周围似乎无处不在的冷枪,终于意识到,继续待下去,只会被活活耗死。

第三天拂晓,日军在焚烧了部分无法带走的物资和赵家裕的一些空房后,灰溜溜地沿着来路撤退了。

他们的撤退,同样不轻松,一营的战士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狼群,紧紧尾随,用地雷、冷枪一路“欢送”,直到他们彻底退出根据地范围。

反扫荡,胜利了。

消息传来,整个根据地再次沸腾。

返回家园的乡亲们和战士们一起,含着泪水和笑容,清理着被焚毁的房屋,重新安顿生活。

虽然损失了一些财产,但人员和主力部队完好无损,还让鬼子付出了惨重代价,这无疑是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

这一次,凭借精准的情报和果断的指挥,新一团真正在赵家裕站稳了脚跟。

“团长!团长!”

这时,后勤李师傅一脸兴奋,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压低声音报告,

“我回来了!杨村那边,有眉目了!”

丁伟精神一振,立刻将他让进团部:

“快说说,情况怎么样?”

李师傅灌了一大口水,激动地说:

“那个张铁匠,是真有本事。

我装作要打几把特别结实耐用的柴刀和镐头,在他铺子里待了半天。

他用的炉子就跟别家不一样,鼓风强劲,炉温极高。

我偷偷看了他打铁剩下的边角料,那钢口,那韧性,绝对是好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