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通通——!”
“咻咻咻——轰!轰轰轰!!”
没有重炮那地动山摇的声势,但独立旅的迫击炮弹如同疾风骤雨,以极高的射速和密度,铺天盖地地砸向日军暴露的炮兵位置和正在集结、冲锋的步兵队列。
炮弹的爆炸声连绵成一片,几乎听不出间隔。
王哲亲自操刀,指挥迫击炮群进行集火射击:
“一排急促射!放!二排覆盖延伸区域!给老子打!”
弹药手们扛着沉重的弹药箱来回奔跑,炮弹壳在炮位旁很快堆积起来。
这种完全不计消耗的炮击方式,瞬间就将日军那点可怜的炮兵火力完全压制、淹没。
正面战场上,日军第二大队的主力发起了决死冲锋。
“板载!”
土黄色的潮水再次涌来。
然而,这一次,独立旅的阵地展现出了更令人绝望的火力密度。
“全体都有,给老子敞开了打,子弹管够。”
张大彪抱着机枪,声嘶力竭地吼道。
随着命令下达,整个101团和102团的防御正面,仿佛瞬间变成了一座喷发的火山。
不仅仅是原有的重机枪和轻机枪,备用机枪也被抬上了来。
战壕里,沙包后,残破的工事内,无数黑洞洞的枪口喷吐出致命的火焰。
超过五十挺民二四式重机枪和上百挺捷克式轻机枪组成的交叉火网,形成了几乎没有任何死角的死亡地带。
重机枪沉闷持续的“咚咚”声和轻机枪清脆急促的“哒哒”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道撕裂一切的金属风暴。
子弹像泼水一样倾泻而出,打在泥土上激起漫天烟尘,打在日军士兵身上爆开团团血雾。
冲在前面的日军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由钢铁和火焰组成的墙壁,成片成片地倒下,根本无法靠近阵地百米之内。
副射手们飞快地更换着弹链和弹匣,旁边打开的弹药箱里,黄澄澄的子弹取之不尽。
战士们脸上不再是紧张,而是一种带着狠厉的畅快。
“打,狠狠地打,让狗日的小鬼子也尝尝子弹吃到饱的滋味。”
王二狗一边扫射一边大吼,枪管打红了就立刻换上备用枪管,动作行云流水。
魏和尚的侦察营和狙击小组更是如鱼得水,他们用精准的射击,专门点名日军的机枪手、掷弹筒手和挥舞军刀的军官,进一步加剧了日军的混乱。
日军竹内联队,这支号称“钢刀”的精锐部队,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绝对的火力密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