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数据深处的悲鸣

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忽然拽住了他的视线。

那是一段关于立加德隆内部能量循环特征的曲线图。

在数万个波动峰值中,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几乎可以被当做信号噪音的能量谐振频率。

这个频率……好眼熟。

崛井的思维像是被一道闪电劈中。

他迅速调出了另一个尘封已久的项目数据库——

“木星3号”深空探测船。

他颤抖着手,将木星3号的主能源引擎在满负荷运转时产生的谐振频率。

与刚才那个微弱的信号进行了叠加比对。

下一秒,电脑发出了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屏幕上,两条原本毫不相干的曲线。

在经过数据模型的校正后,以一种近乎诡异的方式,完美地重合在了一起。

“这……怎么可能?”

崛井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心脏狂跳。

一个大胆到让他自己都觉得荒谬的直觉,疯了一样地从心底涌出。

他像是打了鸡血,立刻向中央数据库申请了最高权限,调取了木星3号探测船的全套设计蓝图。

从每一个螺丝钉的材质,到每一条线路的布局,无一放过。

他彻夜未眠。

将立加德隆身上每一个扫描到的数据,都与木星3号的设计图进行反复比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实验室的桌上,空咖啡杯越堆越高。

而崛井的脸色,也随着比对结果的不断出现,变得越来越凝重,越来越苍白。

外壳合金的分子序列,有3.7%的相似度。

内部管线的布局模式,吻合度高达17.4%。

特别是那个作为核心的能量吸收器官。

其基本结构,竟然和木星3号的宇宙尘埃采集器,有着惊人的逻辑共通性。

每一个吻合点,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实验室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崛井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看着屏幕上最终生成的对比模型。

经过数小时的交叉比对,他得出了一个足以颠覆所有人认知的初步结论:

那个如同天外魔神般的钢铁巨兽立加德隆,极有可能……

就是失踪的木星3号探测船。

飞船在外太空被某种未知的宇宙生命附身、改造。

甚至……融合了船员意识之后,形成现在的立加德隆。

“开什么玩笑……”

崛井的嘴唇哆嗦着,自言自语。

恰好此时,同样一夜未眠的新城,因为担心好友的身体,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了实验室。

他正好听到了崛井那句失魂落魄的自语。

“崛井,你说什么?什么木星三号?”

新城困惑地问。

崛井被他的声音吓了一跳,猛地回过神来。

他看着新城,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残酷得近乎荒诞的发现。

“没什么……”

他下意识地想要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