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志愿军司令部,彭老总办公室。
彭老总坐在办公桌后,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正逐字逐句地审阅着刚刚由机要参谋送来的厚厚一沓文件——X军关于丁字山地区防御作战的详细总结报告。这份报告,是邵明珠在军内“泼冷水”会议后,亲自督促、汇总各方意见,客观严谨撰写的。
报告的前半部分,如实汇报了辉煌的战果和志司嘉奖电带来的巨大鼓舞。但报告的重点和绝大部分篇幅,却放在了冷静客观的敌我分析、战术层面的深刻反思以及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上。
报告详细列举了:
敌我兵力兵器对比的悬殊性,明确指出此战胜利建立在“牛刀杀鸡”的不对称优势上,并非敌军真实战力的体现;
步坦协同中出现的脱节、步炮协同中徐进弹幕节奏把控的生疏、连排级火力呼叫有时仍存在延迟或误差等具体战术问题;
分散配属的坦克部队后勤保障遇到的困难、复杂电磁环境下通信偶尔不畅、一线官兵对新装备性能极限掌握不足等技术性和训练性问题;
报告最后强调,此战更多是检验了装备和基础合成战术,但距离打赢一场高强度、大规模、敌我实力接近的现代化合成战役,还有很大差距。全军必须戒骄戒躁,针对问题狠抓训练。
彭老总看得非常仔细,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颔首。当看到报告中对问题和不足的犀利剖析时,他眼中不时闪过赞赏的光芒。他没有因为报告中“自揭其短”而有任何不悦,反而越看神情越舒展。
终于,他看完了最后一页,缓缓摘下老花镜,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桌面,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办公室内一片安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电报声。
几分钟后,彭老总嘴角慢慢向上扬起,露出一丝极其欣慰、满意甚至带着几分自豪的笑容。他猛地坐直身体,拿起报告,对一直等候在一旁的邓副司令员和解参谋长扬了扬,声音洪亮,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
“好!写得好!分析得透彻!” 他用力拍了一下报告,“邓,老解,你们都看看!邵明珠这小子送来的这份总结报告!”
华和解二人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了关键部分。
彭老总站起身,激动地在办公室里踱步,语气兴奋:“打了这么大的胜仗,获得了志司的明码嘉奖,全军上下都飘乎乎的时候,他邵明珠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 ,能看到胜利背后的隐患和不足,能主动给自己泼冷水 ,给全军敲警钟!这份冷静、客观和远见 ,难得!太难得!”
他走到邓和解二人面前,点着报告说:“你们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对敌情判断准确,对自身问题剖析深刻,不回避矛盾,不掩盖缺点!这才是真正高级指挥员应该有的素质和担当! 胜不骄,败不馁!经得起表扬,也扛得起批评! ”
邓副司令员也赞叹地点头:“老总说得是!明珠同志确实成熟了!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想的更深,看的更远。这份报告,价值不比一场胜仗小!”
解参谋长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这说明,邵明珠同志不仅具备了指挥合成化部队作战的能力,更具备了战略层面的思考能力和自我革新的勇气 。他清楚X军作为全军试点和拳头部队的定位和责任。”
“对!就是这个意思!” 彭老总重重一拍大腿,脸上洋溢着“捡到宝”的喜悦,“老子当初力排众议,把最好的装备给他,把最重的担子压给他,看来是完全正确的! 这小子,是块真正的好材料!是能挑大梁的!”
他回到座位,目光炯炯地看着邓和解二人,语气变得果断而充满期待:“既然邵明珠和他X军有这个觉悟,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清醒的认识……”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我看,可以再给他加加担子 ! 光防守反击,检验不出全部成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