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报复与互损

喀秋莎成了午夜惊魂的使者,神出鬼没,专炸要害。

自行火炮成了战场幽灵,高速机动,点穴狙杀。

传统炮兵成了死亡射手,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韩军士兵被折磨得精神濒临崩溃。他们不敢生火做饭,不敢集体活动,甚至不敢在固定时间上厕所!阵地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韩军指挥官向上级哀嚎:“志愿军的炮火像长了眼睛!我们无处躲藏!士兵们已经无法休息,战斗力急剧下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美军也因为和韩军阵地毗邻,结结实实地吃了“瓜落儿”!志愿军的冷炮可不管你是美军还是韩军,只要暴露目标,照打不误!美军的前沿观察所、巡逻队、甚至后勤车队也频频遭殃。美军指挥官恼怒地向韩军抱怨:“都是你们惹的祸!去招惹那个‘邵疯子’(他们给邵明珠起的外号)干什么?!现在好了,大家都不得安生!”

邵明珠坐在前指里,听着不断传来的战果汇报:

“报告!喀秋莎三连,夜间突袭,摧毁敌疑似营指挥所一个!”

“报告!自行火炮一排在XX区域游猎,击毁敌军用卡车三辆!”

“报告!我炮兵观察所引导师属榴炮,端掉敌机枪堡垒一个!”

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冰冷而满意的笑容。

“这才只是开始……” 他低声自语,“敢惹老子,就要有被老子惦记上的觉悟。这‘冷炮’,会一直响到停战协议签字的那一天!”

这场由邵明珠一手策划和指挥的、高强度、高精度、高机动性的“冷炮风暴”,不仅让韩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也让美军苦不堪言,极大地削弱了敌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邵明珠式”的报复——狠辣、持久、且让你无处可逃!这也再次向“联合国军”证明了,这位年轻的志愿军军长,不仅善于打大规模合成进攻,玩起“零敲牛皮糖”的消耗战和心理战,同样是顶尖的行家里手!

1953年春,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一间宽敞的教室里。

下午的理论课即将开始,学员们陆续坐定。李云龙、孔捷、丁伟这三位老战友,如今是高级指挥系的同学,正好凑在一块儿。李云龙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斜靠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孔捷坐得相对端正些,但眼神里也透着老兵油子的精明;丁伟则拿着个小本本,看似认真,嘴角却带着一丝看热闹的笑意。

上课铃响,一位戴着眼镜、神情严肃的教官走上讲台。出乎意料的是,他今天没打开厚厚的战术教材,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

【近期战例研讨:朝鲜中线·上浦防地区攻防作战及后续战术延伸】

一看这标题,台下不少学员,特别是那些从朝鲜轮战回来的干部,立刻挺直了腰板,来了精神。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兴趣——他们可都听说了,这仗是邵明珠那小子打的!

教官开始详细讲解上浦防战役的经过:X军如何集中优势炮火步坦协同攻坚,如何一举攻克坚固据点,以及随后因韩军炮击军前指而引发的、规模空前的报复性炮击和持续高强度的“冷炮运动”。

教官讲得客观严谨,但台下这三位的反应可就不一样了。

听到邵明珠指挥三个军攻坚时,李云龙嘴角就咧开了,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孔捷,压低声音说:“嘿!老孔,听见没?咱家明珠!好家伙,现在都能指挥三个军了!这排场,比老子当年打平安县城阔气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