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咱这第十七夜,讲个年头久远、带着沙场戾气的邪乎事——阴兵借粮。

这事儿发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村里来了群城里的知青。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按说是祭灶、准备过年的日子。可那晚邪性,北风跟鬼哭狼嚎似的,卷着雪沫子,砸得窗户纸哗哗作响。天擦黑后,村里老辈人就觉得不对劲,早早催着各家紧闭门户,吹灯歇下,嘱咐谁也不准出声。

老支书敲着铜锣在村里喊话:“都听着!今晚不管听见啥动静,都当没听见!不准点灯!不准扒窗户看!老老实实在炕上躺着!”

为啥这么紧张?老辈子传下来,说咱村外那片乱葬岗,古时候是个战场,埋了不知多少兵将。赶上特定的年月,特定的天气,那些战死的阴魂不散,会集结成队,出来“借粮”。

知青点里,别的小年轻都被这阵势吓住了,缩在被窝里不敢动。唯独那个叫王小军的小伙子,城里来的,念过高中,胆子大,性子倔,最不信这些“封建迷信”。他听着窗外风声鹤唳,村里又这般如临大盗,心里直撇嘴,觉得老乡们太愚昧。

“我倒要看看,是什么妖魔鬼怪!”他悄悄披上棉袄,蹑手蹑脚地挪到门边,把眼睛凑到门板的缝隙上,往外窥视。

这一看,他浑身的血都凉了半截。

只见清冷的月光混合着雪地的反光,把村中土路照得一片惨白。一队人影,正迈着极其整齐、却又异常沉重的步伐,悄无声息地穿过村庄。那些人影穿着破破烂烂的古代盔甲,上面沾满了泥泞和暗红色的污渍,手里似乎还握着锈蚀的刀枪。他们个个面色青灰,毫无表情,眼神空洞,就像……就像从坟里爬出来的死人!

队伍前面,有个骑着高头大马(那马也是骨架嶙峋,眼冒绿光)的军官,头盔歪斜,甲胄破损得更厉害。

就在队伍经过知青点门口时,那马上的军官,毫无征兆地,猛地一扭头!

他那张腐烂了一半、露出森森白骨的脸上,黑洞洞的眼窝,直勾勾地“盯”住了门缝后的王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