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铺鲁一手:月前拒接特殊工具定制,反应异常,惊慌失措,工具箱隐秘。——指向工具的可能来源或知情者。
漕帮线索:月前,北边口音“手艺人”团伙出现,其中一人携带特殊丝光细索。——指向可能的工具使用者,时间点与鲁一手异常吻合。
暗娼馆线索:半月前,“鼓上蚤”传人或同门在京出现,身怀“如意扣”。——指向可能的工具使用者,技艺特征与案发现场“完美盗窃”高度契合,时间点与案发时间衔接紧密。
码头老账房预警:另有不明身份者也在暗中调查相关消息。——指向可能存在第三方势力,意图不明,增加变数和风险。
几条线索,如同几条原本互不相干的溪流,在赵小刀的脑海中交汇、碰撞、融合,逐渐勾勒出一幅越来越清晰的图景:
很可能,在案发前的一到半个月内,有一名或一伙来自北方的、技艺高超的江湖人物潜入京城。他们通过某种特殊渠道,获取或定制了一件极为特殊的工具。随后,他们利用这件工具,策划并实施了漱玉轩的“完美盗窃”。
而此刻,除了他们在追查,似乎还有另一双甚至几双眼睛,也在黑暗中注视着这一切。
赵小刀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案情远比想象中复杂。这不再仅仅是一个高明的窃贼,其背后可能牵扯到隐秘的江湖势力、可能存在的内部接应、以及现在浮出水面的、目的不明的第三方。
他不敢怠慢,迅速将这一夜的收获、自己的分析判断、以及关于第三方势力的预警,用密写药水清晰地记录在一张特制的桑皮纸上。然后,他唤来一名绝对可靠的小乞丐,将纸条藏在其破旧的衣襟夹层中,低声吩咐了几句。小乞丐点点头,像一只灵活的野猫,瞬间消失在染坊外的街巷中。这封信,将以最快的速度,悄无声息地送到沈炼手中。
江湖风声,已起于青萍之末。
而这风声里,似乎还夹杂着别的、更加危险的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