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清晨,晨钟暮鼓,霞光万道。黄锦涛来到清心苑,神色比前几日轻松些许。
“李道友,萧道友,云萝姑娘。”他拱手见礼,“今日恰逢别院半月一次的‘讲经台’开放,由传功长老玄静师叔宣讲《清静经》筑基篇精要,并对弟子修行疑难进行点拨。此乃别院盛事,内外门弟子皆可聆听。几位若有兴趣,不妨随贫道一同前往,或能有所获益。”
“讲经台?”萧风眼睛一亮,他对龙虎山的道法向往已久,立刻来了精神,“去!必须去!听听高人讲道,说不定俺也能悟出点啥!”
云萝看向李逍遥,她对于正道玄门讲经并无太大兴趣,但多了解一些总无坏处。李逍遥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多谢黄前辈,我等正需增长见闻。”
苏月仍需静养,便留在清心苑。李逍遥三人随黄锦涛离开紫竹林,沿着山径向上而行。越往上去,遇到的弟子越多,皆身着统一道袍,神色恭谨,见到黄锦涛纷纷行礼,口称“黄师叔”。黄锦涛一一颔首回应,态度平和。
讲经台位于栖霞峰半山腰一处巨大的天然平台上,背靠悬崖,面向云海,视野开阔。平台以白玉铺就,中央一座高台,便是讲经之所。此时,台下已聚集了数百名弟子,按内外门之分,井然有序地盘膝而坐,鸦雀无声,唯有山风拂过松林的涛声。
黄锦涛领着李逍遥三人来到平台边缘一处相对僻静的位置,这里视野不错,又不会太过引人注目。“几位便在此处聆听即可。”
不久,一位身着素白道袍,面容清癯,气息温润如玉的中年道姑,在一众弟子的簇拥下,缓步登上高台。她便是传功长老玄静真人,修为亦是筑基后期。
玄静真人落座,并未多言,直接开讲。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耳中,如同清泉流淌,洗涤心神。所讲内容,正是《清静经》中关于筑基境界的灵力运转、神识凝练、以及如何感应天地桥,沟通内外天地的精要。
李逍遥凝神细听。龙虎山乃道门正宗,其筑基法门中正平和,根基扎实,虽与《太初剑诀》路数不同,但大道同源,其中许多关于灵力精炼、神识运用的技巧,对他颇有启发。他体内太初灵力不自觉随之微微流转,竟感觉更加圆融了一丝。
萧风起初还听得津津有味,但听到那些玄之又玄的神识运用、心性修养,就开始觉得枯燥,眼皮打架,若不是顾忌场合,怕是又要鼾声大作。他强打精神,目光却在台下弟子中逡巡,尤其关注那些看起来修为高深、气息沉稳的,暗自比较着自己若是动手,有几分胜算。
云萝则听得十分专注。黑骷洞功法走的是阴邪诡谲的路子,与龙虎山这等玄门正法截然相反。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玄静真人讲解的许多涤荡心魔、稳固神识的法门,对她化解体内残余的阴煞之气,纯化灵力,有着意想不到的裨益。她甚至觉得,若能长期聆听这等正道讲经,或许能真正摆脱黑骷洞功法的桎梏。
讲经持续了一个时辰。玄静真人讲解完毕,便到了答疑环节。台下弟子纷纷提出自己在修行中遇到的疑难,玄静真人一一解答,言简意赅,直指要害,往往三言两语便让提问者茅塞顿开。
气氛原本和谐融洽。然而,当一名身着紫袍的弟子起身提问时,场中氛围微微一变。李逍遥认得,此人正是那日跟随在马昭马师兄身边的弟子之一,名叫赵明。
赵明先是恭谨地向玄静真人行礼,然后提出一个关于“灵力属性相克与融合”的问题,看似寻常。但在玄静真人解答后,他话锋一转,目光似无意般扫过李逍遥等人所在的方向,扬声道:“弟子还有一问。听闻我道门正法,讲究根基纯正,心性清明。若有身怀异种灵力,或修行路数与我道门迥异,甚至……沾染煞气、阴邪之力者,长期滞留我别院清静之地,是否会干扰灵脉,影响我等弟子修行?还请长老解惑。”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不少弟子的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了平台边缘的李逍遥三人身上。萧风的体修煞气,云萝的阴冷气息,在这种场合下,确实显得格格不入。
黄锦涛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怒意。这赵明分明是借题发挥,指桑骂槐!
玄静真人眉头微蹙,她自然听出了赵明话中所指,澹澹道:“道法自然,万流归宗。灵力属性各异,修行路数不同,本是常态。我龙虎山有教无类,海纳百川。只要心向正道,不为恶事,皆可探讨切磋。至于是否影响灵脉……”她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丝,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栖霞峰灵脉乃祖师爷亲手布置,稳固如山,岂是些许异种灵力所能干扰?赵明,你多虑了。”
玄静真人的回答,既维护了别院的声誉,也间接肯定了李逍遥等人的客人身份,并未落入赵明的圈套。
赵明脸上闪过一丝不甘,但不敢再质疑长老,只得躬身道:“弟子明白了,谢长老解惑。”悻悻坐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经此一扰,讲经台的气氛已不复先前纯粹。不少弟子看向李逍遥三人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与疏离。
萧风气得牙痒痒,低声骂道:“这小白脸,拐着弯骂人呢!要不是在这鬼地方,俺非得让他知道知道,啥叫真正的‘干扰’!”
云萝眼神冰冷,袖中的手微微握紧。她最忌讳的,便是他人因出身而带来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