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本源大陆,三千世界

本源大陆与三千世界:天地架构考

第一章:本源之基,混沌初分

本源大陆的诞生,始于“无”与“有”的第一次碰撞。在混沌尚未开化的纪元,一片承载着“本源之力”的混沌核心逐渐凝聚,其质地并非凡俗土石,而是由纯粹的法则纤维交织而成——这些纤维细如毫发,却蕴含着构建世界的根本密码,后世称之为“源丝”。源丝相互缠绕,编织出大陆的雏形,其边缘不断向外延展,却始终没有清晰的边界,仿佛永远在生长的藤蔓,没人能说清它的尽头在何处。

大陆中心,是传说中的“本源之海”,这里的海水并非液态,而是由亿万光点组成的能量流体,每个光点都是一道原始法则的碎片。海浪翻涌时,光点碰撞融合,便会诞生新的法则;风平浪静时,光点沉淀,化作大陆的基石。后世巫师在古籍中记载:“本源之海动,则三千法则摇;本源之海静,则天地秩序宁。”

从本源之海向四周辐射,形成了“五域”:东域的“灵木之野”,源丝在此化作参天古木,树叶上凝结着生命法则;西域的“焚天沙漠”,源丝燃烧成不灭火焰,流淌着能量转化的奥秘;南域的“潮汐之泽”,源丝化作液态的时间流,踏入其中者会感受到岁月的流速在变化;北域的“万法冰原”,源丝冻结成冰晶,封存着空间法则的雏形;中域的“法则之城”,则是源丝最密集之处,后世成为巫师大世界的权力中心,也是巫师们研究法则的圣地。

第二章:虚空之界,三千世界的摇篮

本源大陆的边缘没有海岸线,而是直接过渡到“无尽虚空”。这片虚空并非绝对的虚无,而是充斥着“界雾”——一种半透明的能量态物质,能折射本源大陆的源丝光芒。界雾浓度越高的地方,越容易孕育新的世界。当某片区域的界雾吸收了足够的源丝能量,便会凝结成“界核”,界核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界雾卷成球体,最终演化成一个完整的世界。

三千大世界便是这样诞生的。它们如同本源大陆周围的星辰,沿着各自的“界轨”环绕大陆运行。界轨由最稳定的空间法则构成,肉眼不可见,却能通过巫师的“界眼术”观察到——那是一条条由源丝编织的光带,连接着每个大世界与本源大陆,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本源之力,同时也将大世界的独特法则反馈给大陆,形成循环。

每个大世界都有其主导法则:有的世界界核中源丝以“速度”为纲,演化出奔跑能追上光的生灵;有的世界源丝凝结成“契约”形态,万物皆可签订契约,违背者会遭受法则反噬;还有的世界源丝呈现“镜像”结构,每个生灵都有对应的影子存在,影子的命运与本体相反。这些独特性,让三千大世界各成体系,却又因界轨与本源大陆紧密相连。

第三章:世界层级,法则的阶梯

三千大世界并非杂乱无章地分布,而是遵循着“法则层级”形成圈层。最靠近本源大陆的第一圈层有三百六十个大世界,它们的主导法则与本源大陆最为接近,比如“五行世界”“阴阳界”,其生灵能轻松适应本源大陆的环境,巫师们也常将这些世界作为历练的第一站。

第二圈层有七百二十个大世界,它们的法则开始出现明显变异。例如“倒转世界”中,重力方向是向上的,生灵进化出反重力骨骼;“声纹世界”里,语言的力量被放大万倍,一句狠话能直接震碎岩石,因此那里的生灵交流全靠手势与眼神。这些世界的巫师若要进入,必须提前用本源之力包裹自身,避免被本地法则同化。

第三圈层的一千两百个大世界法则更为奇特。“遗忘之境”中,所有生灵每天都会忘记前一天的事,只能通过刻石记录传承文明;“叠加世界”里,每个物体都处于“存在”与“不存在”的叠加态,只有被观察时才会固定形态。这些世界的界轨与本源大陆的连接最为脆弱,每百年才会稳定一次,是高阶巫师研究“法则变异”的绝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