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阻止小鬼子的舰队前进。金陵国府海军,毅然决定将自己的海圻号和海深号巡洋舰,以及其他总共二十八艘战舰,总吨位高达四万六千吨。还有一百六十艘民船,全部自行沉没在长江的江阴段。
这个举动无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豪赌,这些巨大的战舰和民船在江水中缓缓下沉,在江底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挡住了小鬼子舰队的去路。
然而,朝香宫鸠彦王并未因此而气馁,他迅速想出了另一个计策。
他决定在淞沪的金山卫开辟一个新的登陆点,企图从侧翼包抄在淞沪战场上的龙国军队,切断他们的后路。
但是,朝香宫鸠彦王的这一计划,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
金山卫的水文海况,早已被帝国的情报特工们,勘探得一清二楚,那里并非理想的登陆地点。
事实上,金山卫一带全是滩涂淤泥和芦苇地。这种地形对于大吨位的登陆艇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根本无法进行抢滩登陆。
即使勉强尝试,也极有可能导致登陆艇搁浅甚至沉没。
相比之下,只有小型汽艇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穿梭。但这样一来,运输效率将会大打折扣。而且还需要一船船地来回运输,无疑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也有个好消息!驻扎在金山卫的部队,只有一个地方编制的海防团。在它身后的松山县城,也只有一个淞沪警备团驻扎在此。
而防守淞沪的右翼军指挥官,也觉得金山卫这地方,不适合部队大规模登陆。
于是,将手下的第八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全都部署在了容易登陆的杭州湾南岸。
只有脚踏草鞋,手握双枪,身背斗笠柴刀的川军第四十三军,没人愿意收留。
右翼军的张司令长官,便让这支遭人嫌弃的第四十三军,独自去北岸的松山县城驻扎。
这川军第四十三军的编制,下面只有一个第二十六师,全军一共才七千多人。
他们响应金陵国府的号召,出川抗战。用双脚走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来到了淞沪前线。
可万万没料到,一腔热血却处处遭人嫌弃。爹不疼娘不爱,别说补充武器装备,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