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bá,攻取。《史记·魏公子列传》:“拔二十城。”
我们来全面解析《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拔二十城”这个典故。
一、 故事原文与上下文
“拔二十城”并非一个独立的事件,而是司马迁在《魏公子列传》结尾,对信陵君威震天下盛况的一段总结性描述。要理解这四个字,必须了解其上下文。
原文节选(《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其岁,魏安厘王亦薨。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
注释:
1. 拔: 攻占,攻克。
2. 二十城: 二十座城池。此为虚指,形容数量之多,并非精确数字。
3. 河外: 战国时指黄河以南地区。
4. 蒙骜(ào): 秦国名将,蒙恬的祖父。
5. 函谷关: 秦国东部的雄关要塞,是秦国与东方六国的门户。
6. 行金万斤: 使用万斤黄金进行贿赂。这是夸张的说法,意指耗费巨资。
7. 晋鄙客: 魏国老将晋鄙的门客。信陵君曾“窃符救赵”,击杀晋鄙,故其门客怀恨在心。
8. 毁: 诽谤,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