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建造了一座高台,台成后,又想铸造大钟。晏子劝谏说:“国君您已经没能克制住建造高台的欲望,现在又想铸钟,这等于是加重对百姓的征敛,百姓必然痛苦。聚集百姓的痛苦来供自己享乐,这是不祥之事。”景公于是停止了铸钟。
后来,景公又修建名为“西曲潢”的宫室,其水深得能淹没车轴,宫室高达数丈,上面雕刻着龙蛇鸟兽的图案。景公穿着绣有华美纹路的礼服,一身衣服五彩俱全;佩戴着玉器,披头散发,面向南方站着,神态傲慢。
晏子来拜见,景公问:“从前管仲辅佐先君称霸,是何等景象?”晏子低头不答。景公又问:“昔日管仲的霸业是怎样的?”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只有未开化的狄人才与龙蛇为伍。如今您的宫室雕满龙蛇,立木刻满鸟兽,也不过是建成了一所房子而已,哪有心思去图谋霸业呢?况且您夸耀宫室的华美,炫耀衣服的艳丽,一身衣服五彩俱全,佩戴玉器却披头散发,也不过是满足了一间宫室的陈设罢了。况且,(一个朝代)走向衰败的征兆就是,(君主认为)宫室只要能避燥湿就够了,饮食只要能调和血气就够了,衣服只要能适应寒温就够了。如果不以此为原则,反而一味炫耀衣服装饰的华丽,夸耀宫室的壮美,显摆用度的丰饶,那么国家对于(那些像)社鼠(一样的贪官污吏)又能怎么办呢?”
景公于是下令停止修建高台和铸钟。
后来,景公又想通过模仿古代圣王的宫室和服饰来招致诸侯归附。晏子再次劝谏说:“古代的圣人,并非不知道如何装饰宫室、加高台榭、备好车马,但他们为了百姓的利益而节制使用民力。如今国君您想效仿圣王的服饰,却不努力去学习圣王之所以能安定国家、富裕百姓的根本,只羡慕他们的服饰与居所,这好比是刚刚打井就指望能取火(比喻方向错误,徒劳无功)。不努力修明政治,只追求外表的华美,那么后世(的君主),还有谁能来执掌齐国呢?”
着作与作者介绍
《晏子春秋》
· 着作介绍:这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齐国贤相晏婴思想、言行和事迹的着作。它并非晏婴本人所着,而是由后人搜集其轶事编纂而成。其体裁非常独特,介于子书(诸子百家着作)和史书之间,由一系列短小精悍的故事组成,通过生动的对话和情节来阐述政治和道德理念。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共八卷。
· 作者与成书:具体作者已不可考,学界普遍认为是战国末期仰慕晏子的齐地学者或其后人整理编写,其中可能掺杂了民间传说。刘向在整理西汉图书时曾加以编校。
晏子(晏婴)
· 晏婴(公元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谥平,后世尊称晏子。他是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他以节俭力行、机智善辩、直言敢谏而闻名诸侯。是孔子都非常敬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张核心是 “以民为本”和 “节俭” ,认为统治者必须减轻赋税徭役,关心百姓疾苦,国家才能稳定富强。
典故介绍与寓意
典故介绍
“然则后世谁将把齐国?”这个典故,核心是晏子对齐景公舍本逐末、不修德政的深切忧虑和严厉警告。景公不关注如何富国安民,却沉迷于模仿古代圣王的外在形式(华服、高台),晏子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行为是在掏空国家的根基。如果国君不务正业,不行德政,那么国家必将衰败,届时政权易手,齐国的社稷将无人能够执掌。这是一种对政权延续性的终极拷问。
核心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