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浑身剧痛楚,博士变废青

作为一名环境科学博士,他对地磁场再熟悉不过。如果这个世界的“灵气”与电磁场有关,那么或许能通过地磁异常来间接检测。

果然,指针在稳定指向南北后,偶尔会出现微小的波动,不像是由风或震动引起的。

“有趣...”凌皓记录下波动的频率和幅度,“阿土,帮我注意指针异常波动的时刻和持续时间。”

接着,他不顾阿土的反对,强忍着疼痛下了床,让阿土扶着他慢慢在屋内移动,观察不同位置的指针反应。

结果令人惊讶——在房间的西北角,指针的波动明显更加频繁和强烈!

“能量场强度与空间位置有关...”凌皓喃喃自语,“或许有地下的能量矿脉,或者某种能量聚集效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发现让凌皓兴奋起来,连身上的疼痛似乎都减轻了几分。未知就意味着探索的空间,而探索未知正是科学家最大的乐趣。

但身体的极限很快到来。一阵眩晕袭来,凌皓几乎站立不稳,幸好阿土及时扶住他。

“皓哥!你都这样了就别折腾了!”阿土几乎带着哭腔,“先养好伤再说吧!”

凌皓无奈地点点头。确实,以现在的身体状况,什么实验都做不了。当务之急是尽快恢复健康。

回到床上后,凌皓开始思考如何优化治疗方案。

“阿土,李大夫开的药方,药材是哪里来的?”

“大部分是山上采的,有些是从行脚商人那里买的。”阿土回答,“皓哥你以前也经常采药去卖,还记得吗?”

凌皓搜索了一下这具身体的记忆,果然找到一些关于草药的零散知识,但都很肤浅,仅限于辨认几种常见药材。

“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有效成分含量波动太大...”凌皓思考着,“需要标准化提取和剂量控制...”

他让阿土拿来纸笔——粗糙的草纸和一支秃头的毛笔。凌皓用还能动的右手,歪歪扭扭地画了起来。

“皓哥,你这是画的什么啊?”阿土看着纸上奇奇怪怪的图形,完全看不懂。

“一套提取装置。”凌皓头也不抬地回答,“需要玻璃容器...这里估计没有。陶罐也行,但需要密封性好的...”

他设计的是一个简单的挥发油提取装置,利用水蒸气带走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然后冷凝收集。虽然简陋,但比直接煎煮的效率高得多。

“这些东西...村里能找到吗?”凌皓指着图纸问阿土。

阿土困惑地看着那些奇怪的装置:“陶罐和竹管应该有,但这个弯弯曲曲的管子...”

“没关系,先找能替代的材料。”凌皓并不气馁,“另外,我还需要一些额外的药材...”

凭借这具身体残留的记忆和自己的中医药知识,凌皓列出了几种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骨骼愈合的药材:骨碎补、自然铜、续断、杜仲...

“这些都不难找,后山就有,”阿土看着清单说,“但自然铜得去铁匠铺问问,那好像是种矿物。”

“没错,自然铜的主要成分是铜盐,能够促进骨骼愈合。”凌皓下意识地解释,看到阿土茫然的表情才停下来,“总之帮我找来这些材料。”

接下来的两天,凌皓在阿土的帮助下,开始了他的“医疗条件改良计划”。

他指导阿土如何甄选优质药材,如何用那套简陋的提取装置制备高浓度的药液,甚至尝试用磁石和铁屑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磁场治疗仪”——虽然效果存疑,但作为科学家,他坚信控制变量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看似胡闹的方法竟然真的起了效果。凌皓的伤势恢复速度明显快于李大夫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