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土法”中的“洋魂”

这朴素的鼓励,带着车间里特有的汗水和钢铁的味道,反而让计算组的成员们感到一种奇异的安慰和动力。

秦念也注意到了团队的低气压。在一次深夜的讨论中,她看着黑板上的公式,忽然说道:“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做的这件事,其意义可能比造出‘争气芯’本身还要大。”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向她。

“我们是在尝试,用无形的‘计算’,去定义和驾驭有形的‘硬件’。”秦念的目光扫过众人,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今天,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补偿光刻机的精度不足;明天,或许我们就能用计算去优化电路设计,去预测材料性能,去模拟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

这种理论指导实践、用计算辅助制造的思想,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甚至是最核心的驱动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的话,如同在众人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和充满可能性的未来。所谓的“土法”,其内核,竟然是如此前沿和深邃的思想!

受到鼓舞的团队,再次爆发出惊人的韧性。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和调整,当又一个黎明来临,晨曦透过机房的窗户照射进来时,最新一次的计算结果终于通过了理论验证。

“秦工!李工!模型收敛了!补偿参数通过了模拟测试!”负责验证的年轻技术员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

所有人都围拢过来,看着打字机输出的纸带上那相对理想的数据曲线,疲惫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喜悦。

“立刻准备掩模版!进行流片验证!”秦念果断下令,她的声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新的、按照计算方法拆分和预畸变处理的两组掩模版被迅速制作出来。张海洋亲自操作光刻机,他的手异常稳定,如同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第一次曝光,横向线条。

硅片取出,更换掩模版,精密对准(在计算模型指导下,对准容差要求降低了),第二次曝光,纵向线条。

整个流程完成,硅片被送入后续的刻蚀、离子注入等工序。

几天后,当第一批采用“分步光刻+计算纠错”新工艺制造的乙型“争气芯”样片,被送到测试台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电源接通,测试信号输入……

示波器的屏幕上,跳出了稳定而规整的波形!各项功能测试指示灯依次亮起绿色!

“功能测试……全部通过!”李文军看着测试记录,声音哽咽。

“性能参数……达到设计指标!成品率……”负责统计的技术员看着手中的数据,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成……成品率初步统计,提升了百分之三百!达到了可小批量生产的基本要求!”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短暂的寂静后,机房和隔壁的车间里同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他们互相拥抱,跳跃,有的人甚至喜极而泣。张海洋这个硬汉子,也用力抹了一把脸,咧开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

秦念看着那枚在测试台上稳定运行的小小芯片,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暖流。

这枚芯片,不仅凝聚着硬件工作者的汗水,更烙印着计算方法那无形的、却至关重要的“灵魂”。

这是“土法”与“洋魂”的完美结合,是智慧对局限的华丽超越。

“争气芯”量产的最后壁垒,被这柄名为“计算”的利刃,劈开了一道坚实的缺口!

消息传出,再次震动了高层。这种先进的、用理论计算辅助乃至引导制造的理念在芯片制造中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为“星火”,也为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指明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路径。

然而,就在一片欢庆之中,秦念的思绪却飞得更远。

庆功会后,她拿着那枚成功的乙型“争气芯”样片,找到了李文军和张海洋。

“海洋师傅,文军同志,我们打赢了这一仗,但这枚芯片,也让我们看到了下一个更严峻的战场。”

秦念将芯片放在工作台上,灯光下,它闪烁着微小的光泽。

“下一个战场?”张海洋疑惑地挠挠头,“光刻机这堡垒不都让咱们用‘计算’给攻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