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铁证破局

苏老师的到来,为“星河一号”项目组注入了定力与经验。他迅速投入工作,与秦念、张海洋,李文军、吴思远等人一起,对初步架构进行反复推敲。

他的存在,帮助团队规避了许多潜在的设计陷阱,吴思远也在与苏老师的交流中,对自己负责的指令集设计进行了优化,使其更加简洁高效。

项目在稳健中推进。

而在工作之余,一场无声的战斗悄然拉开序幕。

秦念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内,心神沉入意识深处。左手手腕内侧的龙形印记微微发热,如同精密的雷达。她集中精神,将“赵永辉”、“王兰芝”、“陈景和”、“抗旱小麦”、“数据窃取”、“诬告”、“省农科院”等关键词,作为意念的焦点,投向印记。

“启动,【信息溯源与重构】!”她在心中默念。

印记骤然灼热,一股无形的、庞大的信息流以她为中心扩散开来,穿透物理阻隔,向着冥冥中与之相关的“信息锚点”追溯。无数细碎的光影、残破的纸片痕迹、模糊的声音片段在信息的洪流中沉浮、碰撞。

几分钟后,灼热感缓缓退去,几个相对清晰,但并非完全具体的信息片段,浮现在她的脑海:

省农科院档案室,编号带【NK-73】字样的原始项目结题报告。关键数据页有非自然修改痕迹,底层与表层墨迹成分存在差异。

赵永辉私人住所,书房隐藏位置的一本私人笔记。内有用隐语和代指记录的、关于篡改数据和罗织罪名的过程。

赵永辉老家旧宅,一个老式箱柜的底部,藏有几页关键的手稿残页,上有王兰芝的笔迹和陈景和的批注。

成了!

她立刻找到陆野和苏老师,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分享了情报。

“档案室我可以想办法进去。”秦念说。

“老家那边的搜查,需要确凿理由,否则会打草惊蛇。”

陆野沉吟,“我在那边有信得过的战友,可以想办法先行秘密调查,固定证据。”“最麻烦的是他家里的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