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大姨来电!

没过多久,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敲响。刘一菲带着两人走了进来。

人事总监陈刚是一位年约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沉稳干练的男子。

陈刚穿着标准的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对陈默这位年轻得过分的老板,尽管表面上维持着专业和镇定,但眼神深处还是能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

杨林则依旧是那副安静的模样,穿着简单的休闲裤和衬衫,跟在陈刚身后,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对陈默微微点头示意。

“陈董。”陈刚率先开口打招呼。

“默哥。”杨林也简单叫了一声。

“都坐吧。”陈默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

两人依言坐下,刘一菲则悄无声息地退到一旁,准备记录。

陈默目光先落在陈刚身上,开门见山:“陈总监,找你来主要有两件事。第一,是关于公司即将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沈总会牵头主导。”

“你们人事部需要全力配合,做好岗位梳理、权责划分、薪酬绩效体系重构以及人员调整方案。这是接下来你们部门的头等大事。”

陈刚神色一凛,立刻点头:“明白,陈董。我会立刻与沈总对接,确保人事工作跟上改革步伐。”

“嗯。”

陈默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二件事,是关于今年的夏季招聘。公司业务扩张,对人才的需求很大。我刚刚和辅导员萧老师谈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柳主任希望我们能在招聘上向本校毕业生倾斜。”

陈默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明确的指示:“你负责牵头,尽快与北大就业中心对接,敲定合作细节。”

“我的要求是:开设北大招聘专场,岗位覆盖默婉资本和喜茶的关键需求,技术、管培、市场、运营都要有。数量上,可以适当提高北大毕业生的录用比例。”

陈刚一边快速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一边回应:“好的,陈董。我回去就立刻组织团队,研究方案,并主动联系北大就业中心柳主任。”

陈默顿了顿,补充道:“合作不局限于一次招聘。可以探讨更深入的模式,比如设立默婉奖学金或创新基金,资助优秀学生和项目。”

“共建实习基地,接纳大三、研二的学生长期实习,表现优秀的直接发offer。我们也可以派高管去学校开讲座,分享实战经验。”

“总之,要把校企合作做实,做出标杆效应。这对公司品牌和人才储备都至关重要。”

“明白!陈董您的思路非常清晰且有远见。”

陈刚由衷地说道,“我们会拿出具体方案,与校方深入沟通,争取达成战略级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