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策反伪军高层,釜底抽薪。

(参谋长视角)

马家集一役,“利刃”出鞘,坂田授首,敌弹药库化为废墟,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太行。根据地军民士气大振,秋收工作在一片昂扬气氛中顺利展开,金黄的谷穗颗粒归仓,兵工厂的炉火日夜不息,被服厂织机的嗡鸣声也愈发绵密。我们似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然而,团部地图前,我和傅水恒团长的眉头却并未舒展。敌人的报复,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也更显狰狞。

“老傅,你看,”我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勾勒出新的态势,“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新任旅团长龟田正雄,是个狠角色。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封锁和不定期的扫荡,而是采取了‘囚笼’与‘蚕食’并进的策略。”

地图上,围绕着独立团核心根据地的蓝色标记明显增多,不仅原有的据点加强了兵力,还新增了数个小型碉堡和检查站,如同一条条毒蛇,吐着信子,试图将我们的活动空间一点点压缩。更令人忧心的是,空中出现了异动。

“这几天,敌人的侦察机来得更勤了,飞行高度也低了不少。”我指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据内线传来的模糊消息,驻山西的日军航空队,可能得到了加强,似乎有将轰炸机前移,配合地面部队进行‘梳篦式’清剿的意图。”

傅水恒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他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地图,看到那隐藏在云层之后的铁鸟带来的死亡阴影。“空中威胁……这是我们目前最难以应对的短板。部队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如果鬼子真的大规模动用飞机轰炸,无论是我们的兵工厂、仓库,还是集中的部队、村庄,都会遭受惨重损失。”

他深吸一口气,转向我,眼神锐利:“硬碰硬不是办法,我们必须从敌人内部想办法,动摇其根基。封锁线上的伪军,数量远超日军,他们是敌人的爪牙,也是其‘囚笼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策反其高层,无异于釜底抽薪!”

“策反伪军高层?”我沉吟道,“难度不小。这些人大多骑墙观望,既怕鬼子,又舍不得眼前的权势利益,也担心我们秋后算账。”

“正因为难,一旦成功,效果才显着。”傅水恒语气坚定,“找对人,用对方法,未必不能成。我记得,政委之前提过,伪华北治安军第八混成旅旅长谢文东,似乎有些不同?”

我立刻在脑海中搜寻关于此人的情报。谢文东,原西北军军官,抗战初期也曾率部抵抗,后因部队被打散,形势所迫,接受了日伪的改编。此人并非死心塌地的汉奸,据说对日军的颐指气使和伪军内部的倾轧颇为不满,家中老小也未接去日占区大城市,似乎留有后路。傅必元政委前期通过一些渠道,曾尝试过极其谨慎的接触,但未能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