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秋,襄阳城桂子飘香,暑气渐消。州牧府内,却弥漫着一股不同于往日的紧张与期盼。蔡侧妃临盆在即,医官、稳婆日夜值守,侍女们步履匆匆。
林羽端坐外书房,看似在批阅公文,指尖却无意识地轻叩着案几。长子林宸已三岁有余,聪颖活泼,此番再添子嗣,关乎国本延续,更关乎与荆州本土势力纽带之巩固,由不得他不重视。
“主公,”周芷扶着腰腹缓步而入,孕期已近七月的她略显丰腴,气色却极好,将一份帛书轻轻放在案上,“北面急报,曹操遣将史涣、曹仁击破眭固,尽收河内郡,袁绍遣长子袁谭攻青州,北地战云密布。”
林羽接过帛书,目光扫过,冷笑道:“曹孟德与袁本初,已是剑拔弩张了。河内一下,曹操肘腋之患暂除,可全力应对袁绍。这官渡一带,怕是要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了。”他放下帛书,看向周芷,“芷儿,你身子重,这些事不必亲自操劳。”
周芷浅笑摇头:“妾身无碍。只是……妹妹临盆在即,府中事宜,妾身已安排妥当,主公不必忧心。”
正说话间,内院传来一阵喧哗,随即是婴儿响亮的啼哭声!一名侍女满脸喜色地奔来:“恭喜主公!贺喜主公!蔡侧妃诞下一位公子!母子平安!”
林羽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豁然起身,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好!传令,重赏稳婆、医官,府中上下皆有赏赐!”
消息迅速传开,襄阳城内道贺之声不绝。蔡府更是张灯结彩,蔡瑁喜形于色,连带着对州牧府的政令执行都更显恭顺。荆州士民皆视此子为林羽将军扎根荆襄、与本土共荣的又一象征,人心愈发安定。
【重要事件:蔡侧妃诞下次子。荆州内部凝聚力提升,与本土士族纽带加强。获得状态“根基稳固”(内政效率小幅提升)。】
然而,乱世的平静总是短暂。就在林羽为次子取名林琮(寓意宗庙之器)的次日,两份截然不同的紧急军报,几乎同时送达他的案头。
一份来自江夏张浑:“禀主公!江东周瑜近日调动频繁,其麾下大将太史慈、韩当各部有向庐江、九江方向移动迹象,似有北顾之意!江夏当面压力骤减!”
另一份则来自潜伏在寿春的“谛听营”细作,内容更为惊人:“袁术僭越之心已彰,近日于寿春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刻制玺印,传言其欲于近日称帝!”
林羽看着这两份军报,瞳孔微缩。周瑜北调,孙权力有不逮,只能采取守势;而袁术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这简直是自取灭亡!一瞬间,一个巨大的战略机遇呈现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