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青衣临丹陛

时近正午,阳光正好,将紫禁城的琉璃瓦照耀得金碧辉煌。京城内外,依旧沉浸在新政推行和丰饶之雨带来的蓬勃生机之中。市井喧嚣,田野忙碌,一切都仿佛沿着一条充满希望的轨道前行。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常的时刻,一种难以言喻的、浩瀚而温和的威压,如同悄无声息的潮汐般,缓缓漫过整个北京城。并非令人恐惧,却让所有生灵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仿佛感知到某种至高无上的存在正在临近。

街头巷尾,喧闹声渐渐平息。贩夫走卒停下了吆喝,下意识地抬头望天;茶楼酒肆中的食客放下了杯箸,凝神感受着那奇异的心悸;田间劳作的老农直起腰,擦拭着汗水,目光投向那澄澈如洗的碧空;就连嬉戏的孩童也仿佛感应到了什么,变得安静下来,依偎到大人身边。

“怎么回事?心里头……忽然好踏实,又有点发慌?”

“快看天上!那是什么光?” 不知是谁最先发出惊呼。

只见西方天际,一道温润而璀璨的青辉正由远及近,不疾不徐地向着紫禁城的方向而来。那光芒并非刺目,却拥有一种洞彻人心的力量,让所有目睹者都明白——是仙师娘娘法驾降临!

消息如同闪电般传遍全城!无数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向着青光的方向翘首以盼,脸上洋溢着激动、虔诚与无比的敬畏。他们不敢高声喧哗,只是默默地注视着,许多人已经跪伏下去,低声祈祷。

与此同时,紫禁城内,乾清宫中的崇祯皇帝正在批阅奏章。

几乎是同时,首席太监王承恩几乎连滚带爬地冲进殿内,声音因极度的激动和紧张而尖锐变形:“皇爷!皇爷!仙师……仙师娘娘法驾!正……正朝着皇宫来了!已经快到承天门外了!”

崇祯霍然起身,脸上瞬间闪过无数复杂情绪——震惊、期待、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最终化为无比的郑重。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沉声道:

“快!传旨!开启所有宫门!鸣静鞭!百官即刻随朕出迎!不得有误!”

静鞭三响,肃静之声传遍宫苑。急促的钟鼓声响起,那是最高规格的迎驾礼仪!整个皇宫瞬间高效运转起来,宦官宫女们虽紧张却有序地奔走。

崇祯皇帝整理了一下龙袍,深吸一口气,率先大步走出乾清宫。

内阁首辅周延儒、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一众核心大臣早已闻讯赶来,个个神色肃穆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惶恐,连忙紧随其后。

没有御辇,没有仪仗,崇祯皇帝亲自率领着大明帝国的中枢重臣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恭谨姿态,步行穿过一道道宫门,径直前往皇极殿前的巨大广场——丹陛所在。

当他们来到广场时,那道青辉已然降临。云茹青衣赤足的身影,周身流淌着柔和而浩瀚的光晕,如同九天玄女,缓缓自空中降下,最终悬停在离地约三丈的空中,正好面对着匆匆赶来的皇帝与百官。

她的目光平静,扫过下方黑压压跪倒一片的人群——从皇帝到勋贵,从阁老到侍卫,所有人都在那无形的威压下,心悦诚服地跪地迎接,头颅深深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