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风雨欲来,智破迷局

深秋的寒雨敲打着紫禁城的琉璃瓦,连绵不绝下了三日。雨水在汉白玉台阶上溅起细碎水花,仿佛预示着后宫即将掀起的惊涛骇浪。林清玥立在钟粹宫廊下,望着雨幕中朦胧的宫灯,通过读心术清晰地感知到——皇后慕容婉如与贵妃赵氏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重阳赏花宴设在御花园澄瑞亭,皇后特意命人将数十盆名品菊花摆成“凤舞九天”图案。慕容婉如身着正红色凤纹宫装,端坐主位,笑容雍容:“今日秋高气爽,特邀姐妹们共赏金菊。”她目光扫过林清玥时,眼底闪过一丝寒光。

贵妃赵氏立即接话:“皇后娘娘雅兴。听闻云嫔妹妹近日又献农策,北地甘薯丰收,真是功在千秋啊。”这话表面褒奖,实则在妃嫔中挑起嫉恨。林清玥清晰听到几位低位妃嫔心中的嘀咕:【一个罪妃,也配屡次抢风头?】

宴会进行到一半,大公主齐月华突然腹痛呕吐,小脸煞白。太医诊脉后神色凝重:“公主似是中毒!”皇后厉声质问:“公主今日吃了什么?”宫女颤声回禀:“只、只用了云嫔娘娘递的一块菊花糕……”

全场死寂。林清玥感受到数十道目光如利箭般射来。她冷静地起身:“臣妾愿请查验剩余糕点。”通过读心术,她早已捕捉到真相——贵妃买通公主贴身宫女,在糕点递送过程中下毒。

关键时刻,瑾妃悄然离席。不过片刻,太后身边的老嬷嬷匆匆赶来:“太后娘娘头风发作,传云嫔即刻前往施针!”这突如其来的传召,打破了皇后的布局。林清玥心知这是瑾妃暗中周旋的结果,从容告退。

御书房内,君臣正为黄河治理争得面红耳赤。工部尚书坚持“筑高堤以防水”,户部尚书则主张“迁民以避水患”,双方僵持不下。齐珩揉着眉心,想起北地甘薯丰收的成效,下意识望向后殿方向。

林清玥恰在此时奉茶点而入。她将一盏雨前龙井轻放案上,声音清越:“臣妾方才听闻各位大人高见,想起幼时见农人治渠——若遇湍流,堵不如疏;若遇淤塞,截不如通。”她取过三只茶盏演示,“好比这段黄河,若分段筑坝,逐级蓄水,既可减下游水势,又能蓄水为用。”

众臣愕然。她继续以银箸蘸水,在青玉案上绘制示意图:“至于淤泥,可在河道弯曲处设引流渠,如梳篦理鬓,使浊流缓而沙沉清流涌。”这番“分段筑坝,引流减淤”的比喻,让工部侍郎眼前一亮:“娘娘此言,暗合古人‘束水攻沙’之理!”

齐珩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这般见识,竟出自深宫女子之口。】他顺势问道:“爱妃可知何处宜筑坝?”林清玥从容应答:“《水经注》载‘砥柱山势险,可蓄势’,臣妾以为三门峡地势险要,宜作首坝之选。”

这场议事最终达成共识。虽未明言采纳谁的建议,但众臣告退时,皆对云嫔投以敬佩目光。而通过读心术,林清玥更收获意外之喜——工部侍郎心中暗忖:【云娘娘此策若成,当奏请陛下准其参议朝政。】这为她日后涉足政事埋下重要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