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寒冬,紫禁城的琉璃瓦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天地间只剩一片刺目的白。狂风卷着雪粒拍打在朱红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无数冤魂在黑夜中哭泣。
柳贵人倚在钟粹宫的窗边,指尖无意识地绞着帕子。距离那封密信送出已过去整整七日,宫外却依旧杳无音信。她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只觉得每一片都像是砸在心上的冰碴。
“姐姐,你说煊郎他……是否收到了信?”柳贵人转身,眼底带着明显的青黑,“还是说,他根本不愿回我?”
林清玥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掠过柳贵人焦灼的面容。她当然知道柳贵人的忐忑——那封试探赵煊心意的信,如同石沉大海。但此刻,更让她忧心的是另一件事。
“妹妹且宽心,雪天路滑,信使耽搁也是常事。”林清玥语气温和,却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引向更紧迫的危机,“倒是这雪,下得有些反常了。”
她走向窗前,指着窗外被积雪压弯的枝桠:“我听闻,京郊已有不少民房被雪压塌。今早内务府传来消息,说是顺天府尹递了折子,请求开仓放粮,增设暖棚。”
柳贵人怔了怔,暂时从自己的心事中抽离:“这般严重?”
林清玥颔首,想起今早小顺子打探来的消息:京城内外积雪已达尺余,几个州县冻毙灾民的奏报如同雪片般飞入宫中。更可怕的是,这场大雪封路,炭价飞涨,寻常百姓家连最基本的取暖都成了问题。
“你可知道,昨日西市有老翁为抢半筐炭,被活活踩死?”林清玥声音低沉,“而这深宫之中,我们却还围着银丝炭,喝着热汤……”
柳贵人闻言,脸上掠过一丝羞愧。她想起自己方才还在为儿女情长烦恼,却忘了宫墙之外,正有无数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
是夜,林清玥独坐灯下,铺开宣纸,脑海中却浮现出另一个世界的记忆。
她想起大学时参观的古代科技展览,那个展示古代取暖技术的展厅里,详细解说了一种名为“火墙”的智慧结晶。这种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设计的墙体取暖系统,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出现在宫廷建筑中。
“火墙又叫做夹墙,与北方火炕原理相似。”林清玥喃喃自语,指尖在宣纸上轻轻勾勒,“墙体做成中空,和灶炉相连,热气通过烟道加热整个墙体,向室内辐射热量。”
她仔细回忆着展览中的结构解析:火墙由炉膛、火墙体和烟囱三部分构成。墙内可砌成竖洞、横洞等多种形式的烟道,热气在墙内流程越长,蓄热时间就越长,热效率越高。